一、行业动态

  • 券业IT投入全面加码,华泰18亿居首,国君13亿曾连续三年第一,年报曝光各家金融科技战略战术

财联社2021.04.07

在金融科技加速重塑证券行业的背景下,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得到券商更多重视。

根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从已发布年报的近40家上市券商来看,有20家上市券商披露了信息技术投入费用的情况,不少上市券商对信息技术的投入仍有较大幅度增加。比如华泰证券去年信息技术投入为17.65亿元,同比增23.86%;招商证券去年信息技术投入为9.94亿元,同比增加52.22%。

除了信息技术投入增加,不少券商也在年报中披露了各不相同的金融科技赋能业务条线的打法,包括通过全方位科技赋能,让科技的力量贯穿前中后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依靠金融科技对财富管理、资管、投行等各业务进行全面赋能等。

尽管各家券商对金融科技如何赋能业务条线的布局各有不同,但持续加大信息技术领域投入已成为各家券商共识。一方面,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券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另一方面,监管层更是在不断推动券商提高对信息技术的重视。

上周中证协发布的关于开展证券公司账户管理功能优化试点评估的通知中,提出了满足五项条件方可申报试点,一是近一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在A类AA级;二是最近一年未因重大违法违规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者被采取重大监管措施;三是最近12个月各项风控指标持续符合监管规定;四是具备健全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五是最近一年未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信息技术投入排名位于行业前20。第五项关于信息技术投入的要求,又一次彰显了监管对行业IT投入的重视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券商也公布了信息技术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目前已公布券商中,华泰证券IT投入17.65亿,不仅金额最高,占营收比重7.09%,同样处于高位。

券商对IT投入仍在不断增加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家上市券商在年报中披露了信息技术投入情况,这20家券商IT总投入为112.83亿元,大多数券商都在加码信息技术投入。

其中,2020年信息技术投入超过10亿元的有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分别投入17.65亿元、12.67亿元,同比增长23.86%、13.43%。值得注意的是,国泰君安证券连续3年IT投入行业第一。

此外,招商证券、广发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国信证券去年信息技术投入分别为9.94亿元、8.90亿元、8.75亿元、7.78亿元、7.53亿元,同比分别增加52.22%、10.56%、12.18%、28.38%、8.20%。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中小券商也纷纷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比如,国元证券去年信息技术由2019年的1.49亿元升至2020年的2.07亿元,同比增加38.93%。此外,华林证券、国金证券、华安证券、红塔证券、第一创业等公司去年对信息技术的投入相比前年也有增加。

头部券商和中小券商纷纷增加对信息技术的投入,一方面和各家券商已经意识到金融科技将逐渐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有关,另一方面,也和监管层的推动有关。去年7月,证监会修订券商分类评级指标,将“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改为“信息技术投入金额位于行业平均数以上,且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位于行业前5名、前10名、前20名的,分别加2分、1分、0.5分。

从目前各家券商公布的年报数据来看,去年IT投入费用占上一年营收比重排在前十的有华林证券(8.90%)、国金证券(7.22%)、华泰证券(7.09%)、中银证券(6.74%)、第一创业(6.70%)、红塔证券(6.48%)、国元证券(6.47%)、中原证券(6.27%)、国泰君安(6.12%)、中信建投(5.68%)。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公布券商中,华泰证券IT投入17.65亿,不仅金额最高,占营收比重7.09%,同样处于高位。

金融科技如何赋能业务条线,打法各不相同

在信息技术投入增加的背后,不少券商也在年报中披露了各不相同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与打法。

广发证券在2020年年报中称,2020年围绕科技金融战略规划,在财富管理方面,持续优化以易淘金APP为核心的全流程陪伴式财富管理平台;在交易与机构业务方面,持续完善经纪业务极速交易体系,并加快机构服务的数字化步伐,自主研发的“广发投易通”投资交易终端及“广发智汇”APP;在投资银行方面,是较早借助金融科技来支持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券商之一,全新升级的新一代投行业务管理系统;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积极推进数据中台、智能中台技术战略,建立了GF-SMART智能化平台,发展智能预警等技术应用。

海通证券在年报中表示,公司科技赋能业务成效显著:一是自建的张江科技园正式启用,建筑面积超4万平方米,承载机柜超3000个,已成为证券期货基金公司中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管理最智能的数据中心新标杆。二是海通混合金融云平台继续保持行业领先,率先建成基于ARM架构容器集群和落地Windows容器集群的容器云平台,荣获“2020中国国际金融展金鼎奖”等荣誉。三是自研的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二期工程顺利投产,采用全新的“分布式、全内存、高并发、低延迟”技术架构,端到端交易延迟控制在微秒级,累计股基交易量已超过5,400亿元。四是自研的一站式零售“e海通财”APP和PC端,总安装用户接近4000万,月均平台活跃数最高超500万等。

国信证券在2020年年报中称,在交易服务领域,革新交易科技平台,业内首家上线机构智能见证开户,完成新一代极速交易与行情系统建设;在财富管理领域,建成新一代线上理财销售、直播平台,打造集专业投研与智能科技一体的“鑫投顾”,推动公募基金等理财产品销售金额爆发式增长;加速大投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积极提高科技赋能各业务条线的深度和广度,为大投行、资管等业务提质增效;深入金融科技场景应用,有效发挥大数据分析、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生物识别等前沿科技作用,提升公司运营自动化水平、数字化运营决策能力和各项业务办理效率。

华泰证券去年年报中表示,本集团致力于用数字化思维和平台彻底改造业务及管理模式,着力构建领先的自主掌控的信息技术研发体系,通过全方位科技赋能,让科技的力量穿透前中后台,打造数字化牵引下的商业模式创新与平台化支撑下的全业务链优势。同时,以股权投资为纽带,聚集优秀科技创新公司,加快构建金融科技生态,积极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RPA安全、5G等前沿领域。

在财富管理领域,不断迭代升级移动金融战略,以移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目标,打造千人千面的财富管理平台,满足全球华人财富管理需求;在机构服务领域,自主研发的机构客户服务数字化平台“行知”的研究、投资银行等服务已获得越来越多机构客户的认知与关注;同时,依托于公司研发的各类先进交易平台,持续推进交易业务平台化、一体化运营,塑造交易核心能力。报告期内,升级涨乐全球通平台,推进商业模式与客户服务创新,为投资者提供更优质的全球投资体验;发布全市场首个开放式的线上证券借贷交易平台融券通,为市场参与者打造了一个便捷高效的线上融券平台。

原文链接

  • 35家券商投资能力榜出炉,中信中金海通收入居前三,中信建投增速近一倍,中金自营收入占比超50%

财联社2021.04.08

券商年报相继披露,券商自营业务收入也一一披露,各自投资能力显露无疑。

截至4月7日,35家券商年报披露了2020年自营业务收入情况,自营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179.07亿元)、中金公司(131.59亿元)、海通证券(110.77亿元)、华泰证券(101.60亿元)、国泰君安(90.77亿元)、中信建投(86.73亿元)、广发证券(68.08亿元)、招商证券(67.83亿元)、申万宏源(65.67亿元)、兴业证券(47.44亿元)。

(自营收入按照“自营收入=投资收益-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中金公司自营业务规模、增速高企

综合对比自营业务收入的绝对值及增速来看,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自营业务表现亮眼。2020年,中金公司自营业务收入131.59亿元,同比增89.10%;中信建投自营业务收入86.73亿元,同比增96.83%。

若仅以自营业务收入增速排名来看,排名靠前的是华鑫证券(200.78%)、中信建投(96.83%)、中金公司(89.10%)、国联证券(61.20%)、国元证券(58.04%)、国海证券(54.30%)、红塔证券(38.99%)。

其中华鑫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增速较高,但其绝对值较小,其去年自营收入仅为9.92亿元。此外,国联证券、国元证券与华鑫证券情形相似,两券商2020年自营收入分别为6.79亿元、8.42亿元。

华鑫、中金、国联自营业务营收贡献快速提升

自营业务成为多家券商营收主要贡献力量,35家券商中14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贡献超过三成。

其中,中金公司自营业务收入占比最高为55.62%,紧随其后的是华鑫证券(49.36%)、东海证券(48.37%)、红塔证券(45.36%)、国都证券(43.49%)、中信建投(37.14%)、国联证券(36.18%)。

自营业务营收贡献提升最明显的是华鑫证券、中金公司、国联证券,相对2019年分别提升17.47、11.45、10.17个百分点。

衍生品业务助力中金、中信建投自营业务收入激增

在投资业务方面,中金公司重点发力权益衍生品和固定收益品种,同时,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快速增长。2020年权益市场火热,中金公司客户场外衍生品交易需求大幅增加。年末衍生金融资产权益合约名义本金达到3012亿,较2019年末增长150%。债券持仓规模维持高位,2020年末公司固定收益持仓规模达到1180亿,较19年末提升12%。

基于此,机构认为,金融扩表带来投资业务快速扩张,投资业务高速增长是中金公司业务的最大亮点。预计衍生品业务快速增长增厚金融资产,推动资产负债表快速扩张。

截至2020年末,中信建投公司表内金融资产规模较年初增47%至1868亿元;其中股票与债券类资产较年初分别增69%、增53%至155亿元、1270亿元;场外衍生品取得快速发展,2020年新增期权与收益互换规模分别为2465亿元、410亿元,同比增长25%、257%。

中信证券表示,公司股票自营业务继续深化对各行业龙头公司的理解,同时继续注重对尾部风险的控制,灵活运用股指衍生品,整体保持了稳健的业绩。在量化分析和多元策略的探索和实践上取得初步成效,为未来进一步降低业绩对市场单一方向变动的依赖打下基础。2021年,公司将继续优化投研体系,继续探索开发多策略投资系统,提升资本运用能力。

海通自营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影响

部分券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下降,与投资收益增长形成一定程度的对冲,自营业务整体收入由此受到影响。

16家券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负值,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公允减值变动收益为负值且规模较大,分别为-63.91亿元、-59.21亿元、-27.48亿元。

此外,多家券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正,但降幅较大,包括国泰君安(-74.52%)、安信证券(-69.34%)、海通证券(-46.36%)、中信建投(-36.19%)、招商证券(-17.59%)。

作为头部券商的海通证券,受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影响,其自营收入110.77亿元,同比小幅下滑3.26%。

原文链接

  • 财富管理转型两指标有看点:6家券商代销增速突破200%,4家代销占经纪收入比重超10%,头部券商强势领跑

财联社2021.04.07

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成效初显,特别是在去年公募基金热销的成就之下,两大数据指标最为显效。

从代销业务收入占经纪业务收入比重来看,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东方证券、中信建投共4家券商超过10%。从代销收入增速来看,中信建投,东方证券、国信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共6家券商增速突破200%。

在行业人士看来,公募基金将成为券商财富管理转型的重要工具,同时券商也将成为公募基金规模扩张的重要路径,两者将相互成就。

近两年时间来看,财富管理转型经历组织架构调整的变化,从业务模式上看,也形成了总部驱动平台型、金融科技型、财富管理生态圈、财富管理品牌、高净值服务等多个路径,券商财富管理转型获得了阶段性成果。

财富管理转型两个关键数据指标

记者根据各家券商年报梳理,券商财富管理转型中的两个关键指标均有可圈可点之处。

一是衡量代销产品收入在经纪业务收入中的占比提升程度。根据财联社记者统计,目前12家券商均出现占比提升的现象,提升幅度最快的是东方证券,提升7.96个百分点,提升较慢的是海通证券,仅提升0.93个百分点。中信证券以不到1%的微弱优势反超中金公司,成为代销业务占经纪业务比重最高的券商。

目前来看,有4家券商代销收入占经纪业务总收入比重超过10%。分别是中信证券(17.46%)、中金公司(16.83%)、东方证券(14.88%)、中信建投(11.19%)。

二是公司代销产品收入增速与行业平均的对比。

根据中证协披露,2020年国内券商实现代理销售金融产品净收入134.38亿元,同比增长148.76%。

从金融产品代销收入增长率来看,中信建投(+276.36%),东方证券(+269%)、国信证券(+233.96%)、国泰君安(232.8%)、广发证券(+222.84%)、招商证券(+219.25%)增速均超200%以上;低于行业平均增长率(148.76%)的券商有:申万宏源、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

从金融产品代销收入来看,中信证券(19.65亿)、中金公司(7.76亿)、国信证券(7.08亿)排名前三。

东兴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刘嘉玮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自2019年起,数十家券商将战略重心向财富管理转型,纷纷加码金融产品代销、投顾等高附加值服务,借助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扩大流量入口,争夺高净值客户群。此外,因成立营业部这种“下沉式”扩张模式的边际效应快速递减,中小券商只能另辟蹊径创造弯道超车机会,金融产品代销这片尚未形成充分竞争的蓝海成为多家券商发力所在。

刘嘉玮进一步分析,代销业务涉及跨业务条线甚至跨行业的协同,拥有特色业务线或者银行系、平台型股东的券商更有机会施展拳脚,经纪业务的庞大客群也能为其他条线贡献客户资源,是能带来“1+1>2”效应的业务模式。他预计,未来一段时期,金融产品代销将继续成为券商经纪业务的重要发力点,也有望通过强协同效应成为公司甚至集团重要的业绩增长点。收入增速和在经纪业务中的收入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多家券商重新定义财富管理

财富管理转型的另一个体现是各家券商对于财富管理业务的定义。

海通证券在2020年报中提及,财富管理包括:主要向零售及高净值客户提供综合的金融服务和投资解决方案,提供的服务包括证券及期货经纪服务、投资顾问服务、财富管理服务、以及向客户提供融资融券、股票质押等融资类业务服务。

中信证券对财富管理业务的定义是从事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代销金融产品。

中国银河将经纪及财富管理的定义涵盖:代理客户买卖股票、基金、债券和衍生品及期货,并为客户提供综合财富管理服务。

国泰君安证券则认为,财富管理业务主要为个人客户等提供证券及期货经纪、金融产品、投资咨询等服务。

原文链接

二、重点券商跟踪

  • 华润方面“初步接触”太平洋证券第一大股东实锤 专家称强强联合打造航母级券商是趋势

证券日报2021.04.10

券商收购传闻又来了,但这次的传闻被券商公告证实。

4月8日早间,市场传出华润有意向收购太平洋证券的消息,随之太平洋证券股价盘中一度涨停,当日太平洋股价上涨7.87%。4月8日深夜,太平洋证券发布公告称,华润的关联公司与嘉裕投资进行过初步接触,未签署任何股份转让协议,目前无实质性进展。截至4月9日收盘,太平洋证券下跌3.24%。

今年,券商间的合并传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相关澄清也是一轮接一轮。此前,3月12日,市场传出“京东正在就收购国金证券部分或全部股权进行谈判,价值高达15亿美元”的一则传闻,但国金证券当晚做了紧急澄清。

而国金证券、太平洋证券在并购传闻期间均迎来股价大涨,对此,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并购重组是企业快速实现做大做强的重要方式,其预期通常会引起目标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

华润关联公司初步接触太平洋证券第一大股东

4月8日,太平洋证券股价盘中一度涨停。但当日深夜,太平洋证券公告称,太平洋证券注意到有媒体报道称华润或京东有意向收购本公司。公司第一大股东嘉裕投资未与京东就股份转让事宜进行过任何接触或讨论;但太平洋证券同时提到,华润的关联公司与嘉裕投资进行过初步接触,未签署任何股份转让协议,目前无实质性进展。

提及华润集团,其实力不容小觑,业务范围涵盖大消费、大健康、城市建设与运营、能源服务、科技与金融五大领域。2020年,华润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861亿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590亿元,同比增长16%。截至2020年末,集团总资产1.83万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3%。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太平洋证券无控股股东、实控人,其第一大股东为嘉裕投资,截至去年9月末,其持有太平洋证券7.44亿股,持股比例为10.92%。

由于股权结构的分散,此前华创证券曾有意并购太平洋证券。2019年11月份,嘉裕投资拟将所持太平洋证券4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8683%)转让给华创证券。但直到2020年6月份,嘉裕投资与华创证券却决定终止股权转让交易事项,本次并购案“告吹”。

业绩方面,太平洋证券2020年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亿元到-7.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1.13亿元到12.13亿元。对于造成大幅亏损的原因,太平洋证券也直言:“各业务条线经营稳定,但由于计提股票质押业务资产减值、计提资管产品整改的预计负债、自营被动持有的股票价格下跌、子公司股权投资损失等原因,造成公司2020年度亏损。”

对于近期证券行业并购重组消息频传,粤开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李兴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并购重组除了业务优势互补促进发展以外,主要是为了满足证券公司增强资本实力的需求,这点从证券行业资金业务占比提升趋势中可以看出。”

原文链接

三、大家之谈

  • 平安证券时京:走出“双输困境”与“能力陷阱”,回归价值本源,为客户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财联社 2021.04.09

4月9日,由财联社与前海开源基金共同主办的“2021新投顾 新方向——暨券商经纪业务突围财富管理转型”论坛在扬州召开。平安证券经纪业务事业部财富顾问中心执行总经理时京分享了平安证券的财富管理转型。

时京从传统券商经纪业务面临的“双输困境”和“能力陷阱”出发,介绍了海外券商财富管理机构的经验。对于平安证券如何践行“以客户为中心”这一问题,时京表示,平安证券深入研究财富管理转型的思路,打造出国民级“买方投顾”和APP超级服务平台,设身处地为客户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实现客户价值与公司利益的一致。

传统经纪业务转型需突破,“双输困境”与“能力陷阱”

发力财富管理转型,目前已成为证券行业的共识,也是传统经纪业务模式转型升级面临的紧迫性任务。

对于券商转型的迫切性,时京提到了“双输困境”和“能力陷阱”。所谓“双输困境”,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从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个人投资者(不论资金体量)的账户年化收益均为负值,只有机构投资者和公司法人投资者单账户实现了平均正收益。行业层面来看,传统经纪业务同质化比较严重,近年来券商交易佣金率呈现快速下滑态势。“能力陷阱”,证券公司最擅长的事情是传统通道业务,这导致很多机构将自己的经营能力限定在了最有优势的通道业务中,缺乏转型的动力和决心。

从海外成熟经验来看,E-Trade亿创理财被摩根史士丹利收购,TD德美利证券被嘉信理财收购,代表了财富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针对“双输困境”和“能力陷阱”难题的破解,时京提到了海外券商财富管理机构嘉信理财的杰出经验。他认为,嘉信理财之所以能够成功转型突围,成长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财富管理机构,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引领行业创新,打造比较优势:嘉信在产品和收费模式上不断创新,在业内首次实现上百种基金一站式选购,同时突破产品收费模式,投资者购买基金时不收交易费。二是利用数字化手段完善线上产品、交易、服务平台,打造卓越的客户体验,从而有效抢占客户资源。三是在创新服务体系,为多层次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组合,创造性地搭建了注册投资顾问服务平台。”

“有温度”的投顾服务

作为业内财富管理转型的先行者,时京最后还分享了平安证券的具体打法。平安证券打造出覆盖近1900万客户的“买方投顾”国民级服务。

区别于传统的以荐股为逻辑的一次性买卖,“买方投顾”站在客户角度,帮助客户进行投资方案的设计、投资工具的匹配和交易的实现,最终以客户账户的收益表现作为衡量业务成效的标准。基于买方立场的投顾服务,既强调投资建议的可操作性,也强调咨询服务的持续性和投资者的服务体验。在财富管理管理转型浪潮下,服务1/10中国股民的平安证券,正通过买方投顾走出一条从“买卖博弈”到“价值共赢”的新路。

平安证券借助买方服务体系,构建专家投顾队伍、分支机构投顾队伍、远程投顾队伍的“海陆空”三层投顾队伍,协同作战,适应不同的客户需求和不同的场景,以有温度、个性化的服务,为客户提供场景化、全周期的投资服务。

作为券商经纪业务“毛细血管”的营业部,对“买方投顾”理念带来的改变感受更直观。据平安证券深圳商报路营业部负责人回忆,从前营业部做业务相对简单,佣金和产品销售占据了收入的绝大部分,员工考虑更多的是拉客户卖产品,讨价还价的背后是双方价值的对立,现在的买方投顾是价值共赢,和客户共同实现价值成长。买方投顾体系的落定,对投资顾问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能力有极大的提升。

在“买方投顾”理念和服务体系驱动下,平安证券完成APP超级服务平台的搭建,使其成为专业品质服务的载体和落脚点。平安证券APP包含海量资讯、机器人客服、发现牛股、全能账户、线上投顾、7*24小时银证转账等六大核心亮点。其中,7×24小时银证转账,缓解了用户在非交易时段对于证券账户资金需求的“危机感”;“千人千面”信息流资讯服务,通过数字识别客户真实诉求,有针对性、精准化的匹配到客户界面;全年无休的小安助理,帮助成为客户快速获取全景信息,线上服务使用量较年初增加10倍以上。

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平安证券APP日活用户数超250万,排行业第二,月活用户数超500万,排行业前三,客户粘性逾50%,居行业第一;客户日均使用时长较两年前翻一番至40分钟,稳占行业第一梯队。

原文链接

级授权的合规与风险管理体系日臻完善。

原文链接

——————————————————————————————

经 纪 财 富 周 报 检 索 范 围 说 明

获取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道乐科技微信公众号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道乐科技微信公众号.jpg

道乐科技
互联网财富管理运营服务商

商务合作:周经理 188-2624-18350

0

道乐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