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由道乐AI产品【乐创】辅助生成,如需试用请联系我们。
基金周报摘要
行业资讯
- 南向资金今年以来净流入创历史新高
- 债市免税谢幕 公募固收迎新机
营销动态
- 公募小程序基金销售再开放
- 公募基金掀起自购潮
- 多只公募基金产品增设代销机构
产品动态
- 百亿级债券ETF持续扩容
- 科创债ETF总规模突破1100亿元
- 一只500亿级别债券ETF诞生
- 量化基金密集限购
- 千余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创新高
- 多只债基恢复机构大额申购
- QDII基金限购不断加码
- 多只绩优基金宣布限购
- 权益类基金加大分红力度
- 首只外资新设独资公募旗下养老目标基金获批
- 养老目标基金总规模超600亿元
- “固收+”基金九成产品正收益
机构动态
- 易方达基金获批在澳门设立公司
- 中海基金终止与上海景谷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代销业务合作
- 民生银行终止两家第三方平台基金代销业务合作
01 行业资讯
◆南向资金今年以来净流入创历史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南向资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9102.88亿港元,超过2024年全年,且创历史新高。年内南向资金出现净流入的交易日占比超八成。行业方面,南向资金对金融、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通讯服务行业持仓市值居前。
◆债市免税谢幕 公募固收迎新机
中国基金报 2025-08-11
2025年8月8日起,中国债券市场迎来里程碑事件。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公告,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将恢复征收增值税。政策采取“新老划断”设计:8月8日前已发行的债券(包括后续续发部分)继续免税直至到期,而当日及之后新发行的同类债券利息收入则需按规定缴税。
02 营销动态
◆公募小程序基金销售再开放
财联社 2025-08-14
在多家基金公司关闭APP的同时,小程序运营热度再起。原本作为直销阵地,小程序具备轻量级、低成本等诸多优势,但是此前微信小程序的基金销售功能一度被叫停,上述头部大厂的小程序依然不能直接交易,而是采取跳转理财通等形式进行。
与此同时,小程序销售的试点窗口再次放开,当前包括前海开源基金、创金合信基金以及鹏扬基金获准放开交易功能。

◆公募基金掀起自购潮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公募基金再度掀起自购热潮。近期,工银瑞信基金、泰康基金、方正富邦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发布公告称,基于对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信心,将于近期运用固有资金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
◆多只公募基金产品增设代销机构
证券日报 2025-08-14
8月13日,农银汇理基金、上银基金、宝盈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发布公告称,为旗下部分基金产品增设代销机构,包括券商、银行等多种类型。
03 产品动态
◆百亿级债券ETF持续扩容
上海证券报 2025-08-16
债券指数化投资浪潮席卷市场。目前,债券ETF总规模近54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规模破百亿元的债券ETF高达24只。作为债券ETF新品种,上市1个月左右,首批科创债ETF的规模已超1100亿元,首只200亿元级科创债ETF也已诞生。与此同时,第二批科创债ETF渐行渐近,多家基金公司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上报工作。
◆科创债ETF总规模突破1100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8-11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整体规模达到1119.35亿元,相比上市之初增长了286.15%。作为今年公募基金领域的爆款品种,科创债ETF势头迅猛。上市不到一个月,首批10只科创债ETF整体规模已超过1100亿元,较上市之初增长了近3倍。
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科创债ETF队伍即将迎来扩容。据业内人士透露,多家基金公司正在争取第二批科创债ETF。
◆一只500亿级别债券ETF诞生
财联社 2025-08-14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可转债ETF——博时可转债ETF规模已增至508.59亿元,创该ETF上市以来新高,博时基金的非货ETF管理规模也站上2000亿,为2002.97亿元。而在8月14日,该ETF成交额再次站上百亿,规模的续创新高也成了大概率事件。

◆量化基金密集限购
财联社 2025-08-14
受益于波动加剧、中小盘主导的市场行情,量化基金业绩亮眼,诺安多策略混合A、民生加银专精特新智选混合发起式A等多只产品年内收益超40%。绩优产品也展现出极强的吸金效应,中加专精特新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式等多只产品在二季度实现规模大增。由于基金管理人担忧规模激增对产品业绩造成影响,近期已有多只量化基金开启限购,限购金额从1000元至20万元不等。
◆千余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近日,A股市场迭创年内新高,主动权益类基金顺势上攻。8月以来,已有超130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创新高,且大幅跑赢大盘指数,实现了超额收益的回归。
◆多只债基恢复机构大额申购
证券日报 2025-08-12
近期,多只债券型基金陆续恢复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大额申购业务。7月份以来截至8月11日,已有19只基金相继发布类似公告,恢复机构投资者大额申购业务。其中,债基占11只,包括东海祥瑞、工银中债1—5年进出口行、广发汇达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以及3只货币市场型基金、3只股票型基金、2只混合型基金。
◆QDII基金限购不断加码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今年6月底,多家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获批新的QDII额度,不少QDII基金一度恢复正常申购业务或提升申购限制金额。
不过,近期QDII基金限购再现加码之势,多只基金降低大额申购限额,最低降至500元。
◆多只绩优基金宣布限购
中国基金报 2025-08-11
近期市场投资热情高涨,多只绩优基金为保障稳定运作宣布限购。8月9日,中欧基金公告称,旗下中欧科创主题和中欧医疗创新两只基金调整申购限额。此外,永赢、广发等基金公司也纷纷对旗下热门产品设置申购上限。
◆权益类基金加大分红力度
上海证券报 2025-08-14
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今年以来基金分红总额达到1415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近40%。其中,权益类基金分红金额猛增,达到348.84亿元,是2024年同期的3倍多。权益类基金分红金额激增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业绩打底,今年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强劲;二是基金公司对投资者体验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通过分红增强持有人获得感。
◆首只外资新设独资公募旗下养老目标基金获批
中国基金报 2025-08-15
近日,富达基金旗下富达任远保守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获得证监会注册,该产品成为外资新设独资基金公司首只获批的养老目标基金。
◆养老目标基金总规模超600亿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8-11
2018年8月6日,首批养老FOF获批,标志着公募基金助力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正式启动。
7年来,养老FOF稳步增长,产品已扩容至270多只,资产管理总规模超600亿元;九成产品成立以来收益为正,14只产品累计收益率超40%;首批养老FOF均实现正收益。
◆“固收+”基金九成产品正收益
财联社 2025-08-15
在过去几年被戏称“固收-”后,“固收+”基金产品在今年已悄然为自己正名。今年,超过97%的“固收+”基金已获得正收益,净值最多增长超30%,中位数收益远超纯债基金产品。

04 机构动态
◆易方达基金获批在澳门设立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8-13
易方达基金申请在澳门设立公司已获证监会备案通过,后续将向澳门金融管理局提交申请,获批后该公司将正式成立,这是易方达基金积极响应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国际化布局迈出的新的一步。
◆中海基金终止与上海景谷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代销业务合作
中国基金报 2025-08-15
8月15日,中海基金发布公告称,终止与上海景谷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代销业务合作。
◆民生银行终止两家第三方平台基金代销业务合作
中国基金报 2025-08-16
民生银行发布公告,表示将终止与“华为钱包”平台、“宇通生活”平台两家第三方平台公募基金代销业务的合作。据了解,此举是为响应即将于10月1日实施的《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即商业银行代销新规。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均来自公开平台,我们力求客观公正使用网络工具,但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仅供参考。如数据有遗漏或有任何需求,请关注道乐科技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szltech.com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