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才市场与用人企业需求不匹配,矛盾深化的根源也许在于学校所提供的教育上。

基于知识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社会各界正在探索基于能力的新兴教育模式。

1

“招到好用的人太难了!”

上周末,好友老陈跟我吐槽,现在想招个靠谱的新人实在太难了。

老陈是深圳一家软件公司开发部门的负责人,他们公司业务量一直都很大,用人也紧缺,最近刚招了几个应届毕业生进项目组,他说:“人才为王时代嘛,想着招几个有潜力的,好好培养一下。”

新进来的应届生小伟就是其中一员——211大学本科学历、专业成绩优秀、面试过程中表现出过硬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公司HR和老陈都很期待小伟在公司的表现。

小伟进公司短暂培训一段时间后,老陈就安排他参与到一个大项目中,希望好好锻炼一下他。“好家伙,没想到,这小子怎么到了公司之后跟变了个人似的,跟面试的表现完全不一样!”老陈越说越气。

原来,随着小伟工作的逐步开展,老陈发现他存在不少小“毛病”,比如:他总是自己埋头干活,遇到问题也不与项目团队沟通,即使沟通也沟通不到位,最终导致项目多次出现问题。

老陈继续吐槽:“他的专业知识是很扎实,但只会纸上谈兵有什么用?他不懂得把这些知识跟我们公司的业务结合起来运用,比如上次他遇到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处理不了,结果整个人就直接杵在那儿了。”

老陈还跟我说,小伟也知道导致多次耽误项目进度的原因是自己,所以感到非常焦虑,甚至有一次小伟在被训话后直接从办公室冲了出去。“我也很无奈,可能因为他的落差感太大了吧,毕竟他在学校的表现应该是挺优秀的。”老陈无奈地笑了笑。

老陈还向公司HR反馈了这个情况,跟HR说以后招聘的时候,对人才的评判一定要更全面一些。但公司HR回复他说:“现在人才市场上,能够满足产业要求的应届毕业生,实在是可遇不可求。”

听老陈吐槽完后,我才意识到原来现在人才市场上的不匹配程度已经如此严重。后来,我建议老陈可以去了解一下现在的教育模式改革,关注一种叫“基于能力的教育模式”,并把这种模式应用在公司的培训场景里面,也许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2

从基于知识的教育到基于能力的教育

用人企业看到老陈的这个案例,相信大多数都能够感同身受。在这个案例中,小伟、老陈、公司HR三方的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但是问题的根源并不在小伟自身,毕竟小伟在学校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他一直在努力按照学校的要求接受教育并高质量、顺利地毕业。那么,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也许是在学校所提供的教育上。以知识为基础的学习已经存在了上千年,这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的传递知识的方法。这种基于知识的教育模式,由教师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通过经验、笔记、课本等方式传递给学生,然后再通过口头/书面考试、面试等方式评估学生是否已掌握所学知识。

但这种基于知识的传统教育模式存在以下一些弊端:

一、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

在基于知识的传统教育模式中,学校各个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往往是学校内部或教育界的研究范畴,很少延伸至相关行业、产业。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社会缺少互动,整个教学体系形成一个封闭循环,导致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没有反映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的人才自然也就与社会脱节,最终无法适应社会发展,企业也无法招到称心的人才。

二、对人才的培养与考量维度单一。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输出“有用、能解决问题之人”,如果仅凭“知识”这一单一元素,往往难以达成目标。基于知识的教育模式以单向传授知识为主,体现的是对知识的灌输,但是这种模式对知识的应用、技能的掌握、综合素养的培养等方面的评估与考量则相对较弱。如果能够通过一个课程/任务全面培养一个人对某方面知识的运用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所需的综合素养,那么这种方式所带来的结果将能让一个人更专业、更高质量地在职场完成任务、发挥价值。

三、缺乏对人才终身发展的关注。

基于知识的传统教育模式主要以学生在毕业时达成既定目标为导向开展教育,但学生的发展并不止步于毕业,毕业只是他职业生涯的开始。而在当前的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无法支撑其在职业生涯道路上走得更远。学生在个人职业生涯中可能面临着转岗、转行等选择,他所接受的教育能否支持他作出不同的职业选择,是开展教育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产业界和教育界都认为基于知识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一种新兴的、更能响应产业发展需求、更关注人才终身发展的教育模式——基于能力的教育模式已经在不断探索前行的路上。

0

道乐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