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行业动态
◆两家第三方基金销售巨头,去年营收创新高
上海证券报 2021.4.29
线上销售平台成绩单出炉
随着东方财富、恒生电子等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年报,多家基金代销机构去年的成绩单揭开面纱。自2015年天天基金创下7432.55亿元的基金销售纪录后,去年全年其基金销售额近1.3万亿元,再度迎来了“高光时刻”。基金销售额的大幅增长,带动东方财富金融电子商务服务业务全年实现收入29.62亿元,同比增长139.74%。
恒生电子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其参股的蚂蚁基金2020年营业收入为60.12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净利润为9874.83万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56.56%。
众禄基金年报数据则显示,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878万元,同比增长78.77%;净利润为753.3万元,同比增长152.84%。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增加,同时缩减费用支出,各项费用均有下降,导致营业利润上升。此外,好买财富2020年在公募基金产品上的营业收入也有8633万元,同比增长14.27%。
互联网巨头话语权提升
基金销售火爆也在去年银行的收入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但银行等传统销售渠道与线上基金销售平台之间的差距已在逐步缩减。
以基金销售能力较强的招商银行为例,年报数据显示,受益于资本市场活跃,2020年招商银行非货币基金销售较好,其间代理基金收入94.34亿元,同比增长99.45%。2020年招商银行代理基金收入是蚂蚁基金同期营业收入的1.57倍,而这个比值在2019年是2.5倍左右,去年这一差距已明显缩小。
部分银行代销基金的能力已不如一些互联网巨头,如2020年工商银行代理销售基金6856亿元、农业银行销售基金3210.83亿元,均低于天天基金当年的近1.3万亿元。
新发基金曾经是银行的强项,如今这一现象也在逐渐改变。去年以来,本来更注重持续营销的蚂蚁基金等头部互联网平台发力新基金发行,各类爆款产品层出不穷,互联网巨头在新发基金上的话语权明显提升。蚂蚁基金代销的5只创新未来基金,不到10个工作日全部售罄,合计募资60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随着线上基金销售力量逐渐壮大,银行若要继续巩固其在基金销售领域的地位,需在夯实线下营销能力的同时,加大线上突围力度,以应对互联网平台越来越大的竞争冲击。
◆基金“黑马”悄然崛起 中小公司再燃“反超”梦
中国证券报 2021.04.27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数据发现,从基金一季报来看,一些中小基金公司虽然未能新发爆款基金,但持续营销能力较强,使得旗下部分基金产品规模在今年一季度激增。在头部基金规模继续高歌猛进的同时,一些黑马基金也在悄然崛起。
黑马频出
以创金合信工业周期精选A基金为例,去年年末规模为9.81亿元,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的规模则高达63.56亿元,增长超过5倍。从份额看,该基金一季度净申购份额为19.05亿份。截至一季度末,该基金净值为2.8199元,2021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0.25%。
朱雀企业优选A。该基金上年年末规模为19.53亿元,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的规模为51.73亿元。从份额看,一季度该基金净申购份额为29.45亿份。根据一季度报告,该基金权益投资比例为89.04%,固定收益投资比例为5.97%。截至一季度末,朱雀企业优选A基金份额净值为1.1305元,2021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5.59%。
国投瑞银基金在一季度的总申购规模为82亿份,净申购份额为35.66亿份。根据一季度报告,该基金权益投资比例为92.91%,固定收益投资比例为0.12%。截至3月底,该基金份额净值为1.058元,2021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20.21%。
强者恒强
一季度A股市场的跌宕起伏,并没有影响公募基金业龙头品种规模扩张的趋势。投资者的资金正继续向头部基金经理集中。
以张坤为例,其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虽然在一季度出现回撤,但规模依旧增长了203.15亿元,增幅超过30%,这只基金一季度末规模高达880.16亿元。刘彦春管理的多只基金份额大幅提升,跻身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千亿”俱乐部成员。以其管理规模最大的产品景顺长城新兴成长为例,一季度总申购份额为139.49亿份,总赎回份额为92.8亿份,截至3月底,基金规模为496.69亿元。
按申赎份额变动计算,截至一季度末,兴全趋势投资、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A基金规模分别增长45亿份和43亿份。易方达中盘成长、景顺长城绩优成长、民生加银成长优选等基金份额增长均超过30亿份,这些产品也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
◆创业浪潮来了!又有大佬创立公募基金公司
中国基金报公众号 2021.04.25
华泰资管总经理王锦海计划携旧部创设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汇百川基金;而原大成基金投资总监李本刚加入华西基金,成为其中持股的重要参与人员。目前正在申请之中的基金公司达到26家,其中不少或是个人系基金公司。
华泰资管总经理王海锦申请设置汇百川
近期证监会发布了《汇百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设立申请文件反馈意见》,专门提出了六大意见。其中引起市场关注的是有两项:
第一、根据申请材料,汇百川基金拟任股东刘歆钰、张斌、蔡宗琦目前均任职于华菁证券资产管理部。请就前述人员集体离职是否会对华菁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平稳运作及相关投资者利益造成不利影响进行说明。
第二、请提供汇百川基金拟任主要股东王锦海在基金公司获批后从原单位离职的承诺。
如此揭开汇百川基金主要股东王锦海正是华泰资管总经理,拟任股东刘歆钰、张斌、蔡宗琦目前均任职于华菁证券资产管理部,而王锦海此前曾于2016年携团队由中信证券跳槽华菁证券。
从王锦海简历来看,他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曾参加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高级管理培训。曾先后担任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信达信托投资公司、中国银河证券有限公司任高级投资经理、中信证券资管负责人、华菁证券副总裁(分管资产管理部)。2020年4月,他加盟华泰资管,担任总经理。他投资经验非常丰富,超过20年。
原大成基金李本刚加盟华西基金
近期披露的《华西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设立申请文件反馈意见》,其中两条意见也让市场关注。
第一、公司提交的工商预核准文件中华西基金注册地为四川省成都市,但《华西基金合规经营情况报告》称“最终确定深圳市作为基金公司的注册地和运营地”。请对申请材料相关差异情况进行说明,并对华西基金的主要办公地进行说明。如华西基金注册地由成都市变更为深圳市的,还需提供申请人与四川省政府沟通的情况说明。
第二、请主要股东华西证券与持有5%以上股权的非主要股东李本刚分别出具就华西基金董事会组成及安排不存在台底协议以及出具虚假承诺将自愿承担法律责任的承诺。
而李本刚也是基金行业的一位老将,自入行到目前从业经验大约20年左右。
从李本刚的简历来看,他为管理学硕士,2001年7月至2002年8月就职于西南证券投资部,任助理研究员。2002年9月至2005年9月就职于中关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任研发中心研究员。2005年11月至2010年7月就职于建信基金研究部,历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10年8月加入大成基金,历任研究部高级研究员、行业研究主管、股票投资部价值组投资总监、股票投资部总监,在2020年离职前担任大类资产配置部首席权益配置投资官。
26家新基金公司申报
2020年以来,公募基金迎来大发展,引发各方机构对新基金公司的追逐,不少机构都在申请新基金公司。
根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新基金公司的设立申请来看,目前等待批文的公司达到35家,其中9家中止审查。而自2020年以来申请设立的有12家,其中包括了路博迈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汇百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天友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瑞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汇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人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范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西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联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泰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其中最后一家为2021年申请。
◆53家公募基金公司去年赚314亿元创历史新高
中国基金网 2020.04.26
53家公募基金公司,超314亿元净利润!说2020年是公募基金的收获“大年”,一点也不为过。二十多年风雨历程,公募基金随股市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如今,“专业、规范、创新”已成为基金业重要标签,“硕果”来之不易。
53家公募净赚314亿元, 净利润创十年新高
314亿元净利润,这是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前所未有的盈利数据。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继易方达、汇添富、广发等基金公司2020年业绩亮相之后,近日,天弘、万家、诺安等几家基金公司的2020年经营情况也相继浮出水面。至此,已披露经营数据的基金公司已达53家,2020年合计实现净利润超314亿元,较2019年骤增47%。其中,有13家基金公司的年度净利润超过10亿元,分别是易方达基金、天弘基金、汇添富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华夏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南方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博时基金、建信基金和中银基金。嘉实基金因未有上市公司股东,其经营数据常年未有公开披露。
通过以往的基金公司年度经营数据,可一窥中国公募基金近十年的盈利情况。2011年至2021年数据显示,期间尽管A股市场跌宕起伏,但中国公募基金公司的净收入却在震荡中稳步提升。2011年,62家公募基金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80多亿元,随后逐年攀升。2015年,“股债双牛”行情为公募基金行业带来可观的投资收益,70家基金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首次突破200亿元。2016年,A股市场表现不佳,公募基金业却在债券市场的火爆下及委外业务的兴起下,仍为投资者交出了一份较好的经营数据。在2017年的结构性行情中,众多公募基金的权益类产品收益迭创新高,基金公司的盈利结构再次转向权益市场,为公募基金贡献了可观的管理费。2018年,股市再次低迷,拖累了中小基金公司的业绩,但公募基金业整体净利润仍超200亿元。2019年,在权益时代大发展下,基金公司的盈利能力稳步提升,57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合计净赚217亿元。
3家公募去年净利超20亿元,与资产规模有很强相关性
2020年,有3家公募基金公司的净利润突破20亿元大关,头部企业呈现强者恒强的特点。其中,易方达基金去年狂赚27.5亿元,力压天弘基金登顶冠军,净利润较2019年增长59.27%。天弘基金去年实现营业收入83.77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净利润26.44亿元,同比增长19.42%。汇添富基金去年业绩突飞猛进,以25.66亿元的净利润跃升至第三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一倍。
汇添富基金晋身基金公司盈利额前三,首先要感谢资产规模的急剧膨胀。东方证券年报披露的汇添富基金2020年经营情况显示,去年汇添富基金新基金发行规模超2000亿元,以发行10只百亿元规模的基金数量排名业内第一,非货币公募基金月均管理规模排名行业第二,资产管理总规模突破1.1万亿元,较2019年年底的7000亿元增长约4000亿元。其中,所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为8352亿元,较年初增长61%;剔除货币基金及短期理财债基后的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为5574亿元,较年初增长93%。
按Wind最近一次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全口径排名,天弘、易方达、汇添富等三家分别排名管理资产规模前三大基金管理公司,去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排名第二、第一、第三的位置。净利润排名前十的广发、富国、华夏、南方等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分别位列第六、第九、第五、第四名。上述头部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与2019年相比平均增幅达50%,净利润同比平均增幅为59%,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多策略产品体系赋能,是基金行业另一个盈利增长点。例如,2020年,汇添富基金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多策略产品体系,布局多只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主动权益类、固收+类、纯债类产品,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汇添富基金的被动业务也快速发展,基本面对冲策略已形成品牌,并持续深化与养老金、银行、保险、理财子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推进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建设、ESG责任投资等战略业务布局。
“马太效应”愈加明显,营收净利前十占比均超六成
从当前经营数据来看,基金公司之间的经营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投资管理能力突出、综合实力领先的头部资产管理机构逐渐在竞争中显现优势,形成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Wind数据显示,目前已披露数据的45家公募基金公司去年合计实现营收885亿元,但易方达、天弘、汇添富等营收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合计实现营收592.2亿元,占比达67%。净利润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193亿元,占比高达61.46%。
去年净利润超10亿元的13家基金公司,基本处于行业第一梯队,2020年合计实现净利润228亿元,平均净利润超17.5亿元。而已披露的53家基金公司去年平均净利润仅为5.93亿元。这说明,公募基金行业的盈利能力及市场份额已高度集中于头部基金公司,“马太效应”愈加明显。
基金公司的业绩分化还体现在中小型基金公司之间。去年股市行情回暖,不少中小型基金公司围绕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做大做强公募业务为核心目标,盈利增速之快也令人吃惊。例如,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国金基金、红塔红土基金、国联安基金等净利润增幅均在200%以上,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1453%、661%、330%、229%。
部分中小规模基金公司仍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6家基金公司经营遭遇亏损,另有4家基金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
未来或面临更大挑战,投研能力和品牌成两大考点
伴随股市持续调整,市场赚钱效应有所减弱,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新发市场的募集规模也在逐月递减。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4月份新成立公募基金规模仅为1052亿元,还不及3月份的四成。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在突破20万亿元大关后,正面临募集遇冷的窘境。
“虽然股市行情低迷,影响了基金发行,但当前行情其实比较有利于新基金建仓。”位于北京的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表示,“部分新发基金在新发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一骑绝尘,首募规模超过百亿元。例如,于4月6日成立的易方达悦安一年持有债券首募规模达140亿元。”
上海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高管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重视价值投资且长期投资业绩出众的基金公司,现已受到市场的重视。注重营销但不重视业绩的基金公司,在产品业绩较差的情况下,口碑也会逐渐下滑,未来的经营形势有可能会恶化。”
◆债基规模一季度小幅下滑 基金公司积极布局“固收+”
中国基金报 2021.04.26
今年一季度,债券型基金整体规模环比下降0.36%。其中,纯债基金规模环比下降2.97%,而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理财债基均实现规模增长。
基金公司在一季度积极布局二级债基为主的“固收+”基金。春节后伴随着股市调整,以绝对收益为目标、净值回撤较小的“固收+”基金的发行进一步升温。从基金公司后续发行计划来看,固收类基金显著增多。
债基规模环比略降
据天相投顾统计,截至一季度末,债券基金总规模达到4.97万亿元,较去年年底减少178.68亿元,环比降幅为0.36%。资产净值下降的背后,债券基金份额也出现缩水。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总份额为183643.43亿份,期间总申购份额为247926.88亿份,总赎回份额为240574.52亿份,净申购为7352.36亿份。
其中,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等纷纷遭遇了净赎回,货币型基金、商品型基金的份额大幅增长。具体来看,一季度债券型基金总申购份额为6073.13亿份,总赎回份额为7612.59亿份,净申购为-1539.46亿份,净赎回比例为3.28%,处于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之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多类基金遭遇净赎回,是基民的避险动作,预估在二季度,随着市场震荡筑底后走势逐渐趋于明朗化,该情况或得到改善。
二级债基规模大增16.29%
尽管整体遭遇净赎回,债券型基金多个细分品类仍然展现出较强的吸金能力。尽管纯债基金规模环比下降2.97%,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理财债基却均实现规模增长,分别环比增长3.45%、16.29%和90.73%。据了解,这种差异或是由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基金公司的布局方向共同使然。数据显示,以春节假期划分,新成立基金规模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春节前主动偏股基金占据新基金发行规模的绝对主力,春节后新成立的固收+基金份额占比显著上升。
创金合信基金表示,基金发行节奏迅速降温和市场走势发生趋势性转折总是有着强相关性。德邦基金则表示,固收产品发行略显升温,可能是部分机构资金基于分散配置或避险需求考虑,对此类产品的需求有所提升。
一季度以来,市场核心资产在迅速升温之后发生较大调整,部分权益类基金回调比较明显,市场持续震荡。”国泰基金相关人士认为,在此背景之下,市场的风险偏好有所下降,权益类资产发行降温,追求稳健收益的固收+产品开始受到市场青睐。
公募积极布局:“固收+”基金
尽管主动权益基金是基金公司的主攻方向,经历这一波市场震荡之后,基金公司也趁机转战固收市场,重点发力“固收+”基金。
德邦基金表示,早在去年末,公司基于对市场已连涨两年的研判,即计划今年新基金发行以固收系列产品为主。今年以来公司已发行两只产品,一只是利率债基,一只是固收+产品,均是根据公司前期制定的计划发行。而从基金公司更多后续发行计划来看,固收类基金显著增多,与前三个月偏股基金一边倒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景顺长城诺安华商东吴九泰等28家公募被行政监管措施
中国基金网 2021.04.23
随着基金年报披露完毕,基金公司2020年因各类情况受到监管措施的情况随之曝光。
据《今日财富》不完全统计,共28家基金公司被监管责令改正或出具警示函,其中不仅包括景顺长城、嘉实等头部基金公司,也有众多中小型基金如诺安、新华和华商等。据悉,在目前的监管法规下,没有对稽查、处罚、日常监管边界和内容作出明确界定,这导致了在年报披露过程中,不同公司对相关监管措施的披露程度不一。
7家公开详细原因,涉内控、风控居多
据《今日财富》研究,受到监管措施的28家基金中,共有7家指出了具体原因,其中:景顺长城基金出现个别基金出现拉抬股价的异常交易情形,诺安基金是风控和合规的问题,新华基金涉及内控制度和管理人选,华商基金集中在风控,圆信永丰基金关于财务报销规范,弘毅远方基金是治理不健全,渤海汇金主要涉投资银行类业务内控。
监管常态化,披露或是“冰山一角”
而未在年报中披露具体受监管原因的公募基金还有:国泰、华夏、嘉实、平安、华泰柏瑞、永赢、银河、信达澳银、北信瑞丰、泰达宏利、金鹰、金元顺安、中海、长信、先锋、金信、九泰、东吴、凯石、中科沃土、蜂巢等21家基金公司。
◆首募规模最大FOF出炉,FOF总规模或突破1200亿
中国基金报 2021.4.23
4月23日,由民生银行托管、销售的“广发核心优选混合基金(FOF)”宣布提前结束募集,而这只基金募集规模接近70亿元,成为目前市场上首发募集规模最大的FOF基金,引起市场关注。
首募规模最大FOF出炉
4月以来,新基金发行低迷。但在4月23日,由民生银行托管、销售的“广发核心优选混合基金(FOF)”提前结束募集。这只由民生银行销售的FOF受到广大投资者追捧,首发募集规模接近70亿元,用时3天打破了公募FOF新发纪录。这只FOF产品为民生银行联合广发基金推出的产品,仅在民生银行及广发基金直销渠道发行。
此前,公募行业FOF首发纪录的保持者为兴证全球基金旗下的兴全安泰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混合(FOF),该基金成立规模为56.58亿元,成立于2020年11月。不过,在今年1月,国泰君安资管获批公募业务资格后发行的第一只产品——国泰君安资管君得益三个月(FOF),是业内首只FOF型参公大集合,在变更基金合同后首次开放申购,募集金额超70亿。
今年FOF频频现“大基金”
实际上,此前FOF产品非常难发,一度还出现基金公司员工吐槽发行难度大的消息,而今年市场上新发FOF出现了不少“大基金”。
今年1月份,嘉实民安添岁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FOF发行,实现一日售罄。而该基金发布成立公告显示,该基金一日就募集了50.83亿元,可以说是FOF发行市场一个小亮点。此外,今年2月份发行的民生加银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首日即超过首募上限50亿元,提前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配售。
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机构投资优势突出,公募FOF通过专业筛选出较好的基金并结合市场环境进行跟踪调整,可以解决个人投资者选基金以及长期投资的问题。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步成熟有效,专业投资优势越来越突出,未来个人投资者也会经历从个人炒股到买基金、再到买FOF逐步演变的过程,更多投资者也会逐步接受这类产品,此类产品具备较大发展空间。
FOF总规模或突破1200亿
同样受益于2019年和2020年的结构性牛市,FOF产品的规模也节节攀升,目前已经突破1100亿元。若算上此次这只FOF新基金,这一规模要突破1200亿。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26日,整体FOF市场规模达到1140亿元,而在2017年成立时,备受关注的首批首发6只FOF,成立时首募总规模为166.36亿元,在这3年多时间内发展迅速。民生加银、交银施罗德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的FOF规模分别为224.7亿元、142.92亿元、125.99亿元。
目前基金公司FOF产品规模情况
中金研究报告也显示,FOF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偏债混合型FOF增长最快。2019年以来FOF产品数量及规模均稳步增长,季度平均增速达到30%。截至2021年1季度末,全市场共有149只公募FOF产品,规模合计1143亿元,其中,养老FOF规模和数量占比较高。近两年来伴随着“固收+”产品的高速发展,中低风险的偏债混合型FOF也成为了FOF产品中增长最快的品类,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规模达到676亿元,占比接近60%。
2021年一季度新发FOF产品规模合计145.87亿元。2021年一季度共有6只FOF产品成立,包含3只普通FOF和3只养老FOF,其中也不乏首发规模较大的产品,嘉实民安添岁稳健养老一年持有和民生加银稳健配置6个月首发募集规模分别达到50.54亿元和49.98亿元。
FOF产品发展渐入正轨,市场已具备一定集中度。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共有53家机构布局FOF产品,FOF前十大管理人规模占全市场的74%,前五大管理人市场规模占比达到56%,民生加银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和兴证全球基金管理规模位列前三,规模分别达224.70亿元(占比19.67%)、142.96亿元(占比12.51%)和128.02亿元(11.20%)。
02 重点基金公司跟踪
◆鹏华造星后遗症!王宗合星光黯淡,今年首季在管规模缩水113亿
新浪财经 2021.04.26
在主动权益类基金中,今年一季度末管理规模超300亿元的基金经理共计48位,累计管理规模已经超过2.23万亿元,占全市场规模之比超过一成。但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明星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与业绩的平衡问题再次摆在了市场面前,公募造星后遗症已然显现。
以鹏华基金为例。
新经济e线统计发现,作为鹏华基金“一哥”,王宗合今年一季度末在管基金数量多达10只。不过,从基金业绩回报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王宗合所管理的1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回报均为负值,全部跑输相应业绩基准。此前于今年1月28日,鹏华基金发布公告,基金经理王宗合和梁浩双双升任公司副总经理。但从今年一季度末基金份额变动情况来看,王宗合明星基金经理的光环已变得黯淡。由于基金持有人“用脚”投票,王宗合现在管基金出现了巨额净赎回。
而且,自成立至今,鹏华匠心精选资产规模已出现三连降,从成立时的296.9亿元降至2020年第三季和第四季的265.66亿元和259.58亿元,再到今年一季度末的182.85亿元。2021年一季度,鹏华匠心精选资产规模缩水逾80亿元,达80.51亿元,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27.44%。若较成立时规模相比,鹏华匠心精选今年一季度末资产规模已缩水114.05亿元,缩水率高达38.4%。
新经济e线通过对比2020年末的持仓发现,鹏华匠心精选今年一季度前十大重仓股虽未发生变化,但部分重仓股进行了减持,包括贵州茅台、腾讯控股、美团、中国平安、小米集团、万华化学,同期,持股五粮液、山西汾酒、药明生物、古井贡酒的股票数量不变。其中,基金一季度持有贵州茅台的比例由8.23%提升至10.03%,贵州茅台也从去年四季度末的排名第三升至第一位。而美团—W则从第一位降到第三位,减仓超过三成。同样,腾讯控股和小米集团—W减仓也超过两成,分别为26.86%和27.21%,分别位列期末第二大和第七大重仓股
鹏华创新未来业绩垫底,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王宗合管理的另一只百亿爆款基金——鹏华创新未来18个月同样业绩不佳,在5只同类创新未来基金中表现落后。而且,它在王宗合自己管理的10只基金中也是业绩最差的。报告期末基金单位净值仅为0.9362,仍没有回到面值以上,本期利润亏损8.96亿元。
可见,在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同质化的前提下,基金经理能力圈若不能及时迭代提升的话,过度追求规模效应反而会对基金业绩形成反噬。最终,盲目造星带来的结果就是,基金经理的美誉度也会被消耗殆尽。
03 大家之谈
暂无资讯
获取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道乐科技微信公众号
道乐科技
互联网财富管理运营服务商
商务合作:周经理 188-2624-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