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行业动态

◆挑头南向资金 公募刮起港股投资风

上海证券报 2021.1.19

今年以来,被视为估值洼地的港股市场吸引着大量资金南下布局。

在这股南下“扫货”的资金中,公募基金是一支重要力量。根据5只创新未来基金最新披露的上市交易公告,5只基金的港股仓位全部超过20%,其中多只基金将腾讯控股作为第一重仓股。与此同时,近日正在发行或即将发行的多只权益基金均将港股纳入投资范围。

多家机构认为,大量新发基金急于寻找更具性价比优势的投资标的,而处于估值洼地,且受益于内地经济复苏、人民币升值、指数改革、中概股二次上市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港股,成为这些基金一致看好的投资方向。

不约而同看中了港股

从新基金发行情况来看,更多的港股市场增量资金正蓄势待发。一方面,近来港股主题基金遭遇抢购。另一方面,多只港股主题基金正在发行或即将发行。

此外,今年以来新发行的多只爆款基金也将港股纳入投资范围,对港股的投资比例最高的可达50%。

多只港股被内地资金大举扫货

从南向资金近期的抢筹标的看,“中”字头个股被大举扫货。

汇添富创新未来、易方达创新未来和华夏创新未来也同时将腾讯控股作为第一大重仓股。在港股中,汇添富创新未来还重仓持有美团、友邦保险和香港交易所;鹏华创新未来重仓持有美团、华润啤酒和小米集团;易方达创新未来第二大重仓股为美团,另外还重仓持有中芯国际、赣锋锂业和洛阳钼业H股;华夏创新未来第二大重仓股为舜宇光学科技,此外还重仓持有金蝶国际和金山软件。汹涌南下的内地资金推动了相关港股标的的走强。

多重利好支撑港股持续走强

国盛证券在去年年底发布的《2021年度十大预测》中表示,在背靠内地、估值洼地、人民币升值、指数改革、南向资金加速抢夺定价权五大利好因素支撑下,港股牛市逻辑清晰。

原文链接

◆多家公募重金招聘港股研究员,消费类港股研究员更是一将难求

财联社 2021.1.19

1月19日,一向联动性较强的A股和H股,走出迥异的两种K线,而在两市估值与走势此消彼长下,不仅仅是巨量增量资金大举南下,长期坐“冷板凳”的港股研究员也成了各家机构眼下争抢的香饽饽。

随着一大批新基金、次新基金的陆续发行和建仓,具备相对估值优势的港股,正成为不少中小基金公司“逆袭”的新赛道。不过,限于交易规则、估值体系等差异,专注深耕港股的投研人才正成为香饽饽。而在其中,消费类的港股研究员更是一将难求。

港股投研人才一将难求

基金公司对于港股TMT领域的要求则十分苛刻,研究领域须重点覆盖港股TMT领域,包括互联网服务、IT硬件、IT软件、通信等行业;同时,积极向基金经理提示所研究港股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以及投资风险,对基金经理的研究需求及时反馈。

此外,还需要构建和维护所分管行业港股的股票库;与港股的卖方分析员及行业专家保持密切联系;完成所研究港股上市公司相关的所有其他研究文档工作等。

仅2021年以来就有民生加银、国泰基金、安信基金等多家基金发布了港股投研岗位的信息。更早一些时,天弘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和谐汇一等基金也曾广招港股研究员。

从冷板凳到香饽饽

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火爆认购近2400亿刷爆资本圈。而与爆款基金频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A股下午跳水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而与A股一江之隔的港股表现却是高开高走,人气爆棚。

以1月19日为例,当日恒生指数放量大涨2.70%,在场内交易的382只ETF产品中,涨幅前列的几乎被挂钩港股的ETF所“霸榜”,其中港股100ETF和上证港股通ETF双双录得涨停收盘。

不过,限于交易规则、估值模型、投资人结构等差异,面对近3000只港股(港股主板2384只、香港创业板464只),港股投资的专业度和门槛也更高,港股研究员也非一般人所胜任。

原文链接

◆4300亿A股“稳压器”遭狂抛 什么信号?央行动作引热议 市场能否继续躁?

券商中国 2021.1.18

进入2021年以来,ETF基金份额几乎全线下滑。由于申购ETF基金的资金属性较为特殊,因此很多时候,这类基金都被当成了市场的“稳压器”。

上周五央行大幅缩量续做MLF,远低于市场预期。与此同时,在当天下午新闻发布会中提到,当前存款准备金率处于较低水平。这“一个动作和一个表述”引发市场热议,上周五的市场也因此出现大幅波动。

“稳压器”开年狂抛185亿

从市场结构来看,在此次缩水的基金当中,芯片、5G、电子、科创、创业板50赫然排在前列,其中芯片ETF基金的缩水规模非常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光伏、酒、新能车和军工ETF的份额仍有增长,而且增长规模并不小,这可能是抱团持续存在的原因。

央行动作引热议

从内部来看,上周五中国央行的“一个动作、一个表述”引发市场热议。其中,一个动作是指MLF缩量续做,当天上午央行开展5000亿MLF操作,远低于市场预期的8000亿,实际净回笼405亿;一个表述是不论与其他发展中国相比,还是与我国历史上的存款准备金率相比,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都不高。

原文链接

◆2021年第一季度基金投资策略峰会在沪隆重召开

中国台州网 2021.1.18

1月16日,“中国2021年第一季度基金投资策略峰会”在上海成功举办。众多金融界权威专家、公募基金、外资机构及知名投资大咖齐聚一堂,共商新时代背景下的投资机遇,共共同开启新能源时代的合作发展良机。

本次基金投资策略峰会,旨在从多角度探讨权益类资产发展趋势,包括宏观经济、大类资产、股债市场、量化投资等,明辨未来,把脉市场波动。

从公募基金角度看,此次会议邀请了包括嘉实基金、广发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在内的19家公募管理人参会,参会管理人管理规模合计超6万亿元,占整个公募基金行业18万亿规模超过三分之一。无论是权益、固收、量化策略,每家管理人都各具特色。

原文链接

◆用基金业绩评判“机构抱团”不妥

经济日报 2021.1.18

与往年相比,2020年第四季度至今的机构抱团行情有几个特点:一是抱团未集中在“白马股”,也未拉指数,仅涉及新能源车、白酒、医药等少数行业龙头公司;二是抱团集中度高。国信证券根据2020年公募基金三季报数据统计显示,在A股市场4100余只股票池中,所有主动管理型权益类基金的前400只重仓股市值占全部重仓持股市值的比例已达93%,目前机构持股已非常集中,并且有更趋集中的特征。

受宏观经济环境、退市制度落地、流动性相对宽裕等因素影响,机构短期抱团避险确实情有可原,但长期、过度抱团爆炒龙头股,等于“偷懒赚快钱”,与证券投资基金的信义精神相违背。用这样的抱团基金业绩来认定“机构抱团”的合理性,忽视了机构投资者最重要的主动管理能力,无异于“一俊遮百丑”。真正着眼于长期业绩的基金管理人,不会拾人牙慧、盲目从众抱团,而应尽早选择自己的赛道,精选行业和个股,发掘低估值机会,在未来长期的业绩比拼中彰显真正的资管实力。

原文链接

◆爆款基金系列策划之一:如何炼成?行情、机构、渠道合力下的“硕果”

财经新闻中心 2021.1.18

“爆款,爆款,又是爆款”,这一贯穿了2020年公募基金行业近乎全年的关键词,在2021年初仍然适用。而从近期发行成立的权益类产品来看,头部机构、明星基金经理、热门主题等因素,但凡有其一,就已具备成为爆款的“DNA”,若三者兼备,则爆款无疑。1月18日,再现公募爆款,不仅1日售罄,且实际募集规模或超过千亿元,刷新年内纪录。细数年初至今,更实现了“1天1爆款”的高频“出镜”。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爆款基金的频现,是市场行情向好、居民储蓄转移、优质渠道助推、基金公司发力包装宣传等多方因素的综合效应。

开年至今“1天1爆款”

新年伊始,公募基金新发市场烈火烹油已然成为共识,如今,身为公募基金行业的头部机构,易方达基金在近期开启募集的一只主动权益类产品则再为公募发行添了一把火。

1月18日,易方达基金旗下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混合正式发行。根据此前披露的招募说明书,该基金原计划于1月18日-29日期间募集,首募上限为150亿元。但就在发行前一个交易日,即1月15日,易方达基金再度发布公告称,决定将募集时间缩短至1月18日一天。

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混合仅仅是近期公募基金火爆发行现象的“冰山一角”。据渠道人士透露,同在1月18日开启发行的博时成长领航混合当天实际募集规模已近百亿元。此外,某大型公募旗下在同日募集的权益类产品也已超过120亿元的募集上限。

综合效应助推新发火热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爆款基金的频现,离不开过往权益市场的整体向好以及居民储蓄转移的大背景,但与此同时,优质渠道的大力推广,基金公司发力投教、宣传,明星基金的“带货”效应等都在吸引投资者认购,并助推公募发行市场“更上一层楼”。

市场行情以及投资者需求也并非构成“爆款基金潮”的全部因素,渠道的助力、基金公司自身的宣传等也至关重要。上述公募市场部人士指出,当前市场行情、新品拟任“掌舵者”是否是明星基金经理、还有代销渠道的推动力度等三方面相对比较重要。此外,基金公司对产品的包装宣传力度、产品投向与市场风口是否吻合等也都是影响因素。总而言之,爆款基金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

原文链接

◆蚂蚁战略配售基金缩水三分之一 260万户退出200亿元

财新网 2021.1.17

蚂蚁集团上市计划搁浅后,五家基金公司为此量身定制的600亿元战略配售基金,作出了按净值退出后转为场内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的安排。

2020年9月25日,支付宝独家开售易方达、鹏华、中欧、汇添富、华夏等五家公募基金,为参与蚂蚁集团IPO战略配售量身打造的“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运作基金”,每家各120亿元募集上限。战略配售基金可提前锁定蚂蚁股票,每只基金可将最高10%的资产投资于蚂蚁股票。历时14天,共有超过1000万人认购,平均每秒钟就有8人认购,人均认购规模约6000元。

随着蚂蚁集团上市计划的意外搁浅,不少持有人提出退出诉求。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2020年11月5日表示,已关注到相关情况,并已要求相关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充分考虑投资者合理诉求,坚持持有人利益优先原则,依法合规提出可行措施,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五家基金公司11月10日晚间联合声明,上述战略配售基金可在2020年11月23日0时至12月22日15时的一个月内,提前按净值退出,并免除管理费、托管费及销售费用。五只基金拟增设B类份额,仅供现有基金份额持有人申请退出所用,持有人提交申请即可将持有份额转为B类份额,并自动赎回退出。在前述一个月的申请期之后,不再接受转为B类份额的申请,B类份额将注销,未选择退出的持有人将继续持有原份额。

原文链接

◆基金创纪录大卖 更应做好理性投资!

中国基金报 2021.1.20

1月18日,由冯波管理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全天认购总规模达到2398.58亿元,打破了2020年由鹏华匠心精选创下的1357亿元认购纪录,再度书写国内新基金发行的历史。

创纪录爆款基金的大卖,既是部分头部基金公司品牌、投研、销售等综合实力的展现,也与基金经理投研能力和长期业绩密切相关。同时,股市行情的回暖,资本市场的全面深化改革,都催生了权益类基金的“黄金时代”。

在爆款基金之后,行业需要考虑大规模基金如何匹配更强的投研实力和产品管理,以更好的超额收益不辜负投资者倾注的信任;需要平衡资金的热情认购与投资收益预期的理性降温,为持有人带来持续稳健的业绩;需要衡量在市场繁荣中密集上马新基金“冲规模”,还是守住寂寞刻画更好的净值曲线;还需要谨慎做好投资管理。

在长期上行的业绩面前,资金是疯狂的,但在价值和估值之间,投资是理性的。公募基金只有继续发挥专业投资的价值,以更优秀的长期回报和更好的持有人体验,才能在财富管理时代守住行业的初心和使命,成为老百姓大众理财的普惠工具。

原文链接

◆开年400余只公募基金“大手笔”分红超400亿

经济参考报 2021.1.20

公募基金相继发出新年“红包”。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月19日,开年以来共有418只公募基金合计进行423次分红,分红总金额达到408.02亿元。

权益市场近期仍处于震荡阶段,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对于市场行情、基金收益预期都需要有所降低。华创证券表示,一方面,当前市场情绪高涨,成交额连续破万亿、基金天量发行,基本面向好、信用暂且还未转向收紧,且处于春季攻势日历效应期间;另一方面,股市估值高位,尤其是抱团板块。在其看来,权益市场短期风险不大,但对于行情的预期需有所降低,无论是从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考虑。在结构上,机构抱团板块长期来看具有超额收益,但短期亦需要消化估值,对于基金投资者而言,均衡配置或是最稳妥的选择。

原文链接

◆基金销售巨头数据揭秘:基金很赚钱 为何基民收益大打折扣

中国证券网 2021.1.20

回顾2020年,权益类基金大放异彩,基民投资收益的差别一般在于赚得多与寡,而非盈与亏。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场98.2%的基金实现盈利,该平台也有近95%的用户实现盈利,这两个数据比较接近。

尽管权益类基金表现突出,但基民的赚钱效应却远不及基金的赚钱效应。

收益缩水源于两大症结

有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人士认为,不少基民极为重视短期收益,会频繁捯饬买卖基金,这是很多基民去年收益率没有达到权益类基金涨幅平均线的第一大原因。除此之外,追涨杀跌是影响基民投资收益的第二大原因。

长江证券分析师郑凯认为,投资者总倾向于在行情中后期、大幅上涨后大量申购基金,而在行情低迷时则选择赎回操作,所以就容易产生“基金赚钱而基民不赚钱”的现象。

原文链接

02 重点基金公司追踪

◆嘉实旗下新基金单日大卖逾130亿元 瞄准港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18

1月15日,嘉实基金旗下新品嘉实港股优势亮相。据不完全统计,该基金首发单日募集金额已超130亿元,超过原有募集上限80亿元,将会启动比例配售。与此同时,在新基金发行长长的名单中,继各家明星基金相继登台亮相后,港股方向基金浪潮即将涌现。

经过2019和2020年两年持续上涨,A股估值整体提升,被视为估值洼地的港股的投资价值更加凸显。当A股纠结于“抱团股”调整和市场风格切换时,港股正在不断吸引各路资金涌入。随着港股投资价值不断提高,公私募基金公司明显加强了对港股的研究,取消原有的港股专职研究员,要求行业研究人员和基金经理实现A股和港股市场两地同时覆盖。

南向资金不断加码港股

与此同时,还有多只港股方向的基金即将发行。

与此同时,不只是公、私募基金在积极拥抱港股市场,保险、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同样都是2020年以来南向资金的参与者。

数据进一步显示,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达到702亿港元,2021开年以来,仅仅10个交易日,南向资金净流入突破1300亿港元,同期的北向资金只有370.87亿元。一连串数据证明,南向资金仍在延续2020年的高涨势头,不断加码配置港股。

港股市场具有吸引力

无论出于对A股风险的考虑,还是港股自身的投资价值,港股市场对资金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伴随公募基金投资价值的进一步深入,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借道陆港通基金无疑是一道不错的选择题。Wind数据显示,目前共有1766只陆港通基金(A、B、C分别统计),不外乎主动管理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两大品种。

原文链接

◆提升核心竞争力 平安基金打造一流固收团队

上海证券报 2021.1.18

股票市场牛熊转换,债券市场跌宕起伏,固收投资面临着重重考验。一支成长型“后浪”——平安基金固定收益团队却展现了强劲的主动投资能力,在业绩、规模、品牌三大方面实现了大幅突破。

平安基金固定收益团队展现了极强的风控能力。2014年以来,信用债违约多发,平安基金固收团队牢牢守住了风险底线,树立了专业可靠的品牌形象,越来越受到机构客户和零售客户的广泛认可。

打造大而强的团队 提升投资核心竞争力

张文平担任平安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已近3年,为团队注入了活水,带领出了一支强大、进取的固定收益团队。在张文平看来,平安基金固收团队的目标是做一流的行业领先的固收投资管理团队,为投资者持续创造价值。这些年来,平安基金一直在完善固收团队结构和人员梯队建设。

强化品牌优势 完善产品线布局

经历了资本市场的牛熊考验,在长期的投资实战中,平安基金逐渐形成了一流的品牌优势,在行业内收获了优秀的口碑。

未来,平安基金固收团队主要在三大方向上进行布局:一是多渠道布局产品,即在现有的固收产品线基础上,多渠道布局优质的固收产品。二是布局多元化产品,根据不同客户、不同渠道的需求,布局不同类型的固定收益产品。三是大力开发“固收+”基金,为有资产配置、理财需求的客户提供更具收益弹性的产品。

原文链接

03 大家之谈

暂无资讯



基金周报检索范围说明

获取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道乐科技微信公众号

道乐科技
互联网财富管理运营服务商

商务合作:周经理 188-2624-1835

0

道乐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