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行业动态

◆支付宝联合55家基金公司响应基金业协会倡议

北京日报 2021.3.4

3月4日,支付宝联合55家基金公司响应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出的倡议,表示将发挥双方优势持续开展投教活动,帮助投资者建立更专业的理财观。

3月3日,中国基金业协会重磅发声,针对公募基金行业投教宣传工作提出倡议,包括严格履行信义义务,忠实于投资者最佳利益,以及发挥专业价值,审慎合规开展投教宣传活动,投教活动严禁娱乐化,不得与国家相关精神、社会公序良俗相违背,各机构不得开展、参与娱乐性质的相关活动。

截至4日上午10点,支付宝联合华夏、中欧、南方、诺安等在内的55家基金公司率先响应了这一倡议。永赢基金公司表示,将保持战略定力,蓄力投研、市场、产品、金融科技四轮驱动,始终坚持客户至上原则,恪守职业素养,做好投教工作,助力投资者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稳健、结构优化、活力迸发,切实发挥普惠金融功能,服务大众理财的价值充分显现。截至2020年末,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发展到146家,运作公募基金7913只,管理规模合计19.89万亿元。

此前,基金市场大热,支付宝曾多次联合基金公司和明星基金经理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不宜盲目跟风。去年6月,支付宝正式获得证监会国家级投资者教育基地授牌。在支付宝APP内,投教基金已经累计有超3亿人访问,是覆盖用户量最大的投教基地。

原文链接

◆“蚂蚁”等互联网平台,发力基金首发市场

中国基金报 2021.3.1

公募基金受到空前关注,投资者群体迅速扩展,基金销售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一直主攻老基金持续营销的互联网平台发力新基金首发,头部平台开始向基金公司“定制”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销售格局伴随年轻一代投资者的加入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在发生剧烈转变,错位竞争将成为传统代销渠道、互联网代销平台以及公司直销渠道长期共存的模式。

“蚂蚁”等互联网平台,发力基金首发市场

基金销售市场,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渠道占据主力地位,也是新基金发售的主力。互联网平台囿于线上场景限制,在基金首发方面业务较少。现在,这一状况正悄然发生变化。

蚂蚁基金在新基金发行市场上加速跑马圈地。一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近期该公司一位知名基金经理推出的股票基金就是跟蚂蚁平台合作的新产品,不过该基金并不仅限于在蚂蚁发售,最终认购金额中,蚂蚁占据一半。

一位基金公司渠道人士表示,这种合作和传统意义上的“定制”不同。以前的“定制基金”具有排他性,不能在其他渠道上线。但蚂蚁并没有要求独家发售。

蚂蚁基金加大了对首发产品的营销投入和推动力度。支付宝基金页面将“新发基金”作为重点栏目,设有新发列表、新发预告及募集结束等子栏目,并配有“买入”按钮,方便客户“一键购基”。另据了解,蚂蚁近期还推出了月度重点首发产品,投入的宣传力度更大。

安信基金表示,互联网基金客户属性有其区别于线下渠道的特殊性,比如较为年轻、专业性较低、偏爱高锐度、高弹性、主题鲜明的产品;而线下客户年龄一般相对较大,客单较高,持仓时间较长,厌恶风险和波动。基金产品的投资管理较难同时满足不同渠道、客群的不同需求。针对渠道定制产品业绩属性需求明确,基金经理管理目标也更清晰,客户投资体验更好,是客户需求个性化的必然产物。

蚂蚁基金发力基金首发背后,是一浪高过一浪的基金发行热潮和日益激烈的公募基金的销售竞争。

2020年是新基金超级大年,共成立1435只新基金,合计募集资金约3.16万亿元,较2019的发行大年分别再增长38%和122%。与此同时,新基金爆款不断,2020年成立的百亿基金多达40只,刷新公募基金市场上年度百亿新发基金的数量纪录。

在这样的背景下,定制产品成为渠道打造“爆款”的一种营销方式。不管是传统渠道还是互联网渠道,都有借助定制产品尤其是流量明星产品获客的需求。

传统销售龙头面临挑战

头部互联网基金销售机构日渐强势的同时,不少第三方销售机构在公募基金发行热潮中仍处于劣势。未来参与公募基金销售的机构将会进一步优胜劣汰,传统龙头也可能被超越。

安信基金认为,目前市场“二八效应”明显,互联网基金销售渠道格局向头部机构,如蚂蚁基金、天天基金等集中;基金公司也是一样,规模头部化明显,基金经理明星效应明显,“出圈”成为2020年基金销售的一个关键词。互联网的崛起,年轻人群体理财客户的增多,线上短视频、直播等营销形式的传播直接造成了基金的泛娱乐化。互联网用户自发为明星基金产品、基金经理打上标签,粉丝众多,流量、规模也在向他们倾斜。

在曹建英看来,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嵌入式场景化销售、陪伴服务、智能投顾、直播、短视频等新玩法的出现,互联网端的销量快速增长,银行、券商等传统渠道的传统销售方式对80、90后的吸引力下降。而80、90后正在逐渐成为基金持有人的中坚力量。基金销售渠道从银行代销垄断向多元化销售体系转变,也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销售服务正从单品销售向投顾组合销售转变。相比之下,组合销售的方式可帮助投资者择时择基,解决行业痛点,对基金公司来说可对产品打包贩卖,对规模和收入的增长及稳定更有帮助。

“非标转标’的大背景下,有旺盛的理财资产替代需求的银行、第三方理财和信托等机构都积极发展基金销售业务,以工行和招行为代表的传统强势基金销售渠道成为大家追赶的目标,未来不排除有后来者居上的可能;交易佣金降低、‘炒股’赚钱效应减弱的大背景下,券商积极转型基金销售,他们在二级市场投顾方面可以发挥一定的专业优势;以蚂蚁为代表的互联网渠道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和互动,抢占传统渠道难以覆盖的长尾客户,日益扩大其覆盖范围。基金销售格局伴随年轻一代的成长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在剧烈转变。总量在迅速做大,传统龙头也可能被超越,新形式有望得到突破。”马雪薇说。

“最后的局面应该是线上渠道迫使线下渠道减少交易成本收入、提升交易时效性和便捷性;线下渠道迫使线上渠道从单纯交易平台向投顾方向进化。”另一位业内人士说。

原文链接

◆互联网巨头营销 在基金产品销售上各谋其道

北京商报 2021.3.2

自监管重拳规范银行互联网存款后,互联网平台在理财产品上仍在继续发力,并试图寻找新出路。发红包、理财券、邀请好友赚奖励……急推各种理财产品的互联网巨头中,记者注意到,目前,也不乏机构营销用力过猛的现象,其中有多家平台宣传理财产品“历史100%兑付”,被业内质疑或有变相诱导消费者产生保本心理之嫌。

加息、红包花式推理财

“开工大吉,全场产品收益+3.8%!”“暖冬爆款,360天存款年化利率高达4.5%!”自互联网存款监管“靴子”落地,非自营互联网平台被“一刀切”后,目前,各中小银行在自营平台上的营销活动打得火热,而该事件的另一“主角”,与银行存款分手后的互联网巨头们,近期也没闲着。

一方面,“割爱”银行存款后,多家互联网平台继续瞄准券商、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并在基金产品销售上各谋其道。

例如腾讯理财通平台针对不同用户人群及风险偏好,将理财产品划分为“余额+”“稳健理财”“进阶理财”“高端理财”“股票”等不同类型。此外,在完善不同理财产品类型的同时,也有不少互联网平台通过上千元红包、上百元理财券、“百元抄作业”等花样方式,试图留住用户,鼓励投资。

目前,在理财产品销售方式上,不同的互联网平台“打开”方式不同,记者注意到,目前滴滴理财平台主要通过导流、跳转的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销售入口,而天星金融则有不同方式,其中保险产品通过旗下保险经纪公司代销,基金产品则联合虹点基金公司进行销售。

“历史100%兑付”

急推各种理财产品的互联网巨头中,也不乏机构营销用力过猛的现象。记者体验发现,天星金融一项“领新年红包、最高享1288元”的活动中,推广了一款名为“国华节节高A款”的理财产品,该产品为投资连结型保险,主要配置固收类资产/流动性资产等。在产品卖点上,提示历史年化投资回报5.91%,并宣称“资产配置稳健、历史100%兑付”。

同样以“历史100%兑付”为营销标签的还有腾讯理财通“稳健理财”页面推荐的“建信养老飞益鑫”等5款保险理财产品,这五类产品均为中低风险,年化收益率在2.673%-5.08%不等,均打上了“历史100%兑付”的标签。

针对金融产品营销宣传,由央行、银保监会等多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曾明确指出,不得以欺诈或引人误解的方式对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进行营销宣传,其中就包括:金融营销宣传不得对过往业绩进行虚假或夸大表述;不得对资产管理产品未来效果、收益或相关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明示或暗示保本、无风险或保收益;不得使用偷换概念、不当类比、隐去假设等不当营销宣传手段。

那么,以“历史100%兑付”为营销标签是否合理?对此,苏筱芮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历史100%兑付”的表述或涉嫌暗示保本、无风险或保收益。她进一步称,2020年非银行机构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要点曾指出“以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等乱象,保险理财产品使用“兑付”这一表述,涉嫌以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存款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

去年11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发布的《金融广告发布行业自律公约》中曾明确,基金销售广告不宣传“历史买入,持有至今正收益”“历史100%兑付”“爆款产品已超募集金额”等内容。

李亚则认为,对于“历史100%兑付”的广告语,无法单独确认是否合理合规,要结合其是否虚假或夸大描述、是否隐去假设、是否另有其他风险提示等情况综合判定。

以腾讯理财通“太平养老颐养天天”产品为例,该产品页面详情提示到,该产品的基金财产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也可能面临各种风险。

针对理财营销情况,北京商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向腾讯理财通、天星金融方面进行采访,截至发稿均未收到官方回应,不过记者注意到,但截至2月22日18时,腾讯理财通、天星金融平台均对该标签进行了调整,未再有“历史100%兑付”措辞。

信息安全保护等是关键

近几年来,互联网流量巨头布局金融业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方面利用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与原有业务形成协同,提升用户黏性;另一方面由于金融业务的盈利性强,各大巨头纷纷布局金融服务试图提升收入。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告诉记者,在互联网流量巨头的各类金融服务中,推荐金融产品是流量变现最典型的方式,其中基金、保险等理财产品因为用户需求广泛,也是最重要的金融产品类型。

于百程进一步称,互联网巨头开展金融理财产品推荐和代销业务,除了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和流量优势、精准识别用户,将合适的产品推荐给需求者外,还应注意两大关键因素,一方面要符合监管方的要求,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理财产品代销则需要持有代销牌照,合法合规开展业务;另一方面则要避免过度营销和变相诱导,要与自身的用户需求进行合理匹配。

原文链接

◆线上营销红利一个都不放过 基金公司玩上了短视频

上海证券报 2021.3.1

在业内人士看来,短视频营销在基金行业是一个新兴事物,后来者也有实现突破的契机,可供施展的天地仍然广阔。目前,各家基金公司都想把握和分享新的线上营销红利,但也引发了业内人士担忧:“基金公司需守住底线,切勿因过度包装、娱乐化而本末倒置。”

去年基金直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业内,近期短视频也逐渐成为一股营销新潮流,不少基金公司争相入局,意欲把握住这个营销新风口。

在业内人士看来,短视频营销在基金行业是一个新兴事物,后来者也有实现突破的契机,可供施展的天地仍然广阔。

目前,各家基金公司都想把握和分享新的线上营销红利,但也引发了业内人士担忧:“基金公司需守住底线,切勿因过度包装、娱乐化而本末倒置。”

短视频成基金营销新风口

春节长假期间,不少基金公司在微信视频号中发布了许多花式拜年短视频,结合红包活动和朋友圈传播,博取了不少眼球。

德邦基金品牌与战略部负责人表示,春节长假期间恰好是流量黄金期,而微信视频号作者可定制红包封面的活动规则,为视频号提供了新的流量入口,基金公司的内容传播也因此受益。

“短视频作为微信视频号中的核心内容形式,这一波走红有其必然性。2020年1月成立的微信视频号,经过一年多的打磨,如今既可以通过微信朋友点赞推荐视频,在熟人圈子获取更多私域流量,又能通过分享云端化的短视频,剔除单纯的网页链接感及上传的复杂性,给予用户更好的朋友圈体验。”沪上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说,微信有12亿用户,未来微信短视频的内容消费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据德邦基金品牌与战略部负责人介绍,今年初,在腾讯理财通与基金公司共同推出的百位基金经理调研项目中,由于参与者需要拍摄短视频并统一在基金公司视频号发布,一些起步较晚的基金公司也加入了短视频大队,成为微信视频号的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

有业内人士判断,微信视频号或将在今年迎来爆发式发展,基金公司可通过这个庞大的流量入口分享新的线上营销红利。

财通资管电商业务负责人表示,短视频营销在基金领域是一个新兴事物,但在其他行业已发展较久,先来者固然有优势,但后来者也有实现突破的契机,可供施展的空间仍然广阔。

能否借力新赛道实现逆袭?

除富国、汇添富基金等率先“杀入”短视频领域并成为行业标杆外,部分中小基金公司也凭借“清奇”的思路加紧追赶。

与直播不同的是,仅仅几分钟的短视频,更考验基金公司的“演技”,对制作精细度的要求也更高。德邦基金品牌与战略部负责人认为,流量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想在海量信息中获得最多的关注,就要求内容的辨识度一定要高,也就是需要IP(人设)化运作。

“电梯间小张”、“边吃边聊基金”等听起来不太正经,但人设明确的新兴微信视频号也应运而生,而其中不少别具特色的IP来自中小型基金公司,且入局时间并不久。比如上述两个微信视频号IP,运行时间均在3个月左右。

浙商基金市场部人士表示,目前微信短视频主要分三种形式:其一,销售导向的产品快闪、净值动态图等。其二,品牌导向的广告片,宣传片。其三,内容导向的情景剧、人设类内容。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下,第三种形式已逐渐成为基金公司的首选。

从成本来看,除了少数大片制作费高达上百万元,一般的情景剧制作费在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有公司透露,他们的短视频系列主题对环境、道具要求不高,且演员均由同事兼任,大多数情况下可自行拍摄完成,仅需外包一些后期剪辑等工作,因此每期成本控制得较低。

至于中小基金公司能否借助短视频营销实现弯道超车,长安基金市场总监曹玫对记者表示,中小基金公司短视频方面目前还处于“拉新”、“种草”阶段,尚没有短期变现路径。

德邦基金品牌与战略部负责人表示,如今在短视频上的投入更多属于品牌投入,不宜与产品销量挂钩。公司的短期目标是在已有客户中建立一定口碑,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关注公司的视频号。

财通资管电商业务负责人也表示,中小基金公司可借助短视频、直播等各种形式提升知名度,但这些都只是工具,真正为用户提供具有公司特色的符合用户需求的理财产品,才能帮助中小基金公司实现弯道超车。

警惕过度娱乐化倾向

近年来,公募基金屡次“出圈”。通过抖音、B站等视频平台的渲染,Ikun后援团等现象应运而生,一些投资者将基金长期投资理念抛在脑后,转而投向明星化、娱乐化的怀抱。一些基金公司也在其中推波助澜,存在过度包装的痕迹。

如去年底基金公司2020年业绩排名出炉后,不少公司陆续推出明星基金经理的专属短视频。为了让基金经理显得更为平易近人,诸如“基金经理的一日”、“基金经理需要减压时做什么”等类型的视频纷纷出炉,各类“宝藏”基金经理刷屏朋友圈。

沪上某基金公司品宣部人士提出质疑,投资者或许会因为看了一些被过度包装的短视频而购买基金,但这并不利于基民长期投资理念的养成。一旦市场大跌,反而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基金经理的操作。

除此之外,一些基金公司推出的短视频专业性较低、娱乐化倾向较重。去年底部分基金公司制作的短视频干脆直言基金经理的“颜值”、强化其“工作狂”的形象,以博取眼球。

沪上某基金公司市场支持中心负责人认为,在娱乐化、趣味化成为基金短视频重点进击方向的当下,这暗含了基金公司迎合投资者的心理。

在她看来,90后等年轻人是线上投资基金的主力军,也是基金公司开展线上宣传的重点对象。由于生长环境、教育环境的不同,这些年轻人和老一辈投资者的喜好、行为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热衷于追求趣味化的事物。面对这一庞大的目标群体,基金公司的线上宣传自然会优先考虑年轻人的需求,强调娱乐性是无可厚非的。

原文链接

◆为了忽悠年轻人买基金,营销号已经占领了B站、小红书

界面新闻 2021.2.25

2月24日,沪指、创业板指分别跌破3600点、3100点关口,A股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跌。白酒、医药行业等基金重跌,相关话题再次冲上微博热搜。而从去年年底开始,“基金”已经成为各大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尤其在年轻人爱逛的哔哩哔哩、小红书等平台上,基金相关内容迅速增长。

界面新闻发现,在小红书平台上搜索“基金”,不仅会出现相关图文内容,还会出现不同的话题分类,包括“基金博主”、“建仓”、“基金定投”、“新手买基金”等。

在B站,搜索“基金”这一关键词,平台会展示大量的视频内容,包括介绍基金知识的财经博主,还有一些以“基金”为话题的娱乐性视频。近期,越来越多的生活、美妆类博主也开始分享理财经验,这些视频的播放量从几万到百万以上不等。

不只是B站和小红书,在豆瓣这样的文艺社区,关于理财的讨论小组也多了起来。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截至2020年末,B站超过86%的月活用户年龄都在35岁以下。而2020下半年发布的《中国家庭财富指数报告》指出,中国新增基民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一半以上。

据界面新闻观察,在小红书平台上,发布基金内容的作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是分享基金购买经验的个人,其中不乏专门发布“养基”心得的垂直用户;第二类是有一定粉丝量基础的财经博主;第三类则是机构号,例如一些理财培训机构。

而在B站,除了分享基金经验的个人之外,许多营销号开始利用基金的话题进行涨粉。据B站官方披露的数据,2020年,投资理财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464%。

但与此同时,一些营销号也嗅到了商机。在“基金号”疯长后,用户和平台面临的风险都随之加大。

一位理财培训机构人士告诉记者,该机构会和社交平台的博主合作,其主营业务是付费理财课程。在小红书平台上,有博主在基金相关的图文内容中挂出链接,点击之后便是理财机构的课程购买页面。

在小红书和B站的平台上,不少博主通过基金相关内容引流用户至公众号,从而建立社群。并且,不少账号均引流至同一个公众号。界面新闻记者通过下图中的账号介绍加入了一个基金交流群,该群已是群主建立的第7个交流群,群内人数超过200个。

在年轻人对于基金的热情之下,理财营销变成了“财富密码”。此前新浪科技报道称,一位B站UP主曾在B站发布基金相关视频吸引粉丝关注,诱导小白基民开户炒股,还通过付费内容获利。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初,一位在B站粉丝量近70万、微博粉丝量50万的财经博主表示,其收到了B站方面的要求,后续不能再在B站上发股票和基金相关视频,除非持有CFA证书。对此,B站相关人士回应界面新闻称,暂时没有这样的社区规则。

实际上,金融产品的营销一直存在诸多红线。

北京市证监局曾明确,有关机构或个人未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擅自从事为投资者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者建议等直接或者间接有偿咨询服务的活动,都属于“非法证券投资咨询”。

监管部门表示,不论销售的是培训课程还是交易技巧,只要向投资者推荐了股票或提供了股票投资建议,并直接或者间接获取经济利益的,均属于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需取得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一位基金公司的渠道经理告诉界面新闻,公司会找财经类的博主分享一些观点,但大多发布在微信、微博和雪球社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基金相关内容必须十分谨慎。

目前,在小红书平台上,用户搜索基金后会显示“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的提醒。而蚂蚁基金副总经理梁景瑞也在近期表示,基金适合普通投资者,但也需要避免盲目跟风。

于平台方而言,“基金”变成了炙手可热却风险重重的内容;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面对“基金致富经”,就更需要擦亮双眼了。

原文链接

◆基金销售 不能一味追求“网红”效应

上海证券报 2021.2.27

过去两年来,公募基金依托强大的研究力量,在结构性行情中取得了超额收益。赚钱效应之下,公募基金成为投资者追捧的对向,基金公司也顺势而为,在市场情绪高涨形势下,不仅加大新基金的发行力度,对老基金也进行了持续营销。

在基金营销活动中,过去一年来最为显著的现象是基金直播的兴起,在支付宝、天天基金网以及银行等渠道的直播平台上,基金经理纷纷走上前台,同投资者直面交流,及时回复投资者的关切。

在传统银行理财渠道,线下活动主要针对高净值人群,普通投资者很难得到专业的理财服务,而在互联网平台上,投资者则可以与基金管理人便捷沟通。应该说,这种直播活动,不啻是一场全民的投资者教育活动,一些投资理念和常识会借助直播得到更好地传播。然而,为了迎合年轻投资者的兴趣,一些基金公司纷纷打造网红基金经理,诸如“投资女神”“投资男神”等浮夸词汇频频闪现,使基金频频登上了热搜排行榜,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

在信息传播异常发达的当下,知名度高的基金,往往更能吸引到投资者的目光。比如某只基金虽然在2020年三季度的净值出现下跌,但规模却不减反升,从约160亿元一路攀升,并在年底突破了300亿元。从该基金的持仓情况看,几乎是清一色的科技股。由于持股风格较为集中,净值的波动往往也较大,但是由于在反弹时净值的涨幅领先,被很多投资者视为博反弹的工具,以期在风口来临之时获取丰厚利润。这也是上述基金规模爆发式增长的原因。

有经验的投资者大多懂得,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中,要想做对择时非常困难,即使经验丰富的投资高手,也只能在极端的牛熊转换时才会择时操作,普通投资者如果要仅仅依靠对基金过往业绩分析的“后视镜”,便认为自己可以做到精准择时,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因亏损而离场。

事实上,对于科技股的投资,普通投资者大多憧憬于辉煌的盈利前景,但是却忽略了复杂的投资过程。从很多科技主题基金的表现看,一旦把时间拉长了看,有些基金业绩的确非常出色,但是在短期内,这些基金净值的波动同样十分巨大,如果投资者热衷于追涨杀跌,那么将很难实现盈利。

诚然,从基金管理公司做大规模角度出发,在行情好的时候进行持续营销,本无可厚非,但是基金公司应该以投资者利益为起点,才能实现规模和业绩的良性发展。以中欧时代先锋基金为例,该基金坚持从投资者利益出发,根据基金经理的专业判断,多次在市场高点分红并且限制申购,在市场低点时加大营销力度,让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赚到钱。由此可见,基金应该用业绩和制度约束增加投资者的信任度,实现了基金净值上涨、投资者盈利、规模增长、品牌强化的共赢局面。

原文链接

◆互联网平台向基金公司定制持有期短债基金

证券时报 2021.3.2

为填补具备稳健收益特征的理财产品缺口,满足震荡市下投资者的财富稳健增值需求,互联网平台开始与公募基金合作,推出带持有期的短债基金产品。

记者了解到,招商、富国、天弘等多家基金管理人都已申报了持有期的短债基金。从申报信息看,产品持有期限有的30天、有的90天,分为普通持有、滚动持有两种方式。截至3月1日,上报产品均处于接收材料阶段。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新上报的持有期短债基金实际上是头部互联网金融平台向基金公司定制的产品,目前主要来自两家平台。

据了解,互联网平台此举主要是为承接日益旺盛的大众稳健理财需求。在此背景下,投资者需要找到类似的稳健理财替代品。互联网平台正是看到结构性存款的巨大理财缺口,意欲通过持有期的短债基金加以填补。

华南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介绍,目前仅从稳健理财的角度看,个人理财面临着三大重要变化。“其一,资产管理新规实施以后,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投资者更迫切地寻找类似结构性存款的保本方式进行理财投资。其二,互联网存款受到严格约束以及严格控制地方银行异地存款,使得存款人的高收益存款受到进一步的限制。2021年1月15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央行办公厅发布关于《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同时进一步明确,地方银行不能突破地域限制办理异地存款,人们对高息存款的选择性大大降低。其三,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的背景下,高收益资产逐渐萎缩,形成了对于‘低波动率+适度收益增厚’类型产品的巨大需求。”

据介绍,短债基金从收益性和风险性上要高于货币基金,而相对于中长期债券基金,又具有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风险更低的特点。持有期的设计更能兼顾投资和收益。中短债基金兼具良好流动性和收益的优点对互联网平台形成较大吸引力。

原文链接

◆权益基金募集规模环比下滑72% 基金公司感叹发行压力大

证券日报 2021.3.3

在经历了开年以来的发行热潮之后,新基金发行陷入低迷。

截至3月2日,春节假期以来新成立的权益基金合计募集规模仅为623.67亿元,环比下滑72.25%。春节假期后权益新基金平均认购天数为14天,其中一日售罄的基金有10只。而环比数据的认购天数仅为8天,其中“一日基”共计28只。

春节后权益基金,募集规模环比下滑72%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后截至3月2日已成立30只基金,合计募集资金仅932.3亿元。春节假期后权益新基金成立数量和规模有明显下滑。相比1月18日至2月2日发行数据,2月18日至3月2日的权益新基金成立数量环比下滑64.62%,募集规模环比下滑72.25%。以发行认购起始日为统计界限来看,春节假期后权益新基金平均认购天数为14天,其中一日售罄的基金有10只。环比来看,1月18日至2月2日权益新基金认购天数仅为8天,其中“一日基”共计28只。

仍有111只在发新基金,募集期普遍在一个月内

据记者此前统计,春节后首周至少有18只基金进入募集期,彼时由于部分新发基金的发行日期已确定完毕,整体来看发行势头仍较火热。春节后新基金类型主要还是以偏股混合型基金、ETF为主。一些具备品牌影响力和渠道实力的基金公司最终也有不错的发行成绩。

但是,随着近期市场走势较弱,白马股的调整对投资者信心产生较大影响,自上周起新基金发行有降温加剧的态势。

目前仍在募集期的新发基金共计111只,即将发行的新基金达到133只。多家正在发行新基金的公司表示,如发行情况实在不如意,会考虑延长募集期。目前在发的基金中,有多只基金的募集期在一个月以内。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市场投资人士认为,基金发行困难期可能是市场反转的先行指标。

原文链接

◆新发基金遭遇“倒春寒”:有明星基金经理此前3天募70亿,而今1天仅募几个亿,4只新基募集失败

财联社 2021.3.2

3月1日开周又开月,当月及当周的基金发行仍是关注焦点。回顾来看,3月1日共有25只基金同时发行,不过随着新发基金市场转淡,当天基金发行已难见火爆认购的局面。财联社记者从多个渠道人士处获悉,3月1日新基金发行市场降温显著,无爆款诞生。有知名基金经理挂帅的新产品发行首日认购规模仅几个亿。

事实上,2月以来新基金发行降温趋势明显,尽管在明星基金经理和渠道优势的加持之下偶有爆款诞生,却无延续趋势。业内人士认为,这与近期市场回调有关,市场回调对基金净值的波动影响较大,部分涉足基金投资时间不长的投资者信心遭到较大打击,减弱了认购新产品的热情。

在3月接下来的时间里,已经发布发行公告的基金有73只,其中依然不乏知名基金经理。

首不乏明星基金经理,却不见爆款

3月1日共有25只基金发行,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掌舵。

不过从3月1日整体的发行情况来看,明星基金经理并未能够为基金发行“加分”。比如在2020年12月,上述一位基金经理发行的新基金3天获得70亿资金的认购,而在此次该基金经理发行第一天的认购规模仅几亿元。

事实上,新发基金降温的趋势已经较为明显。上周五华泰柏瑞品质成长全天认购规模超过50亿元,这一规模距离原定的80亿元相去较多。记者统计发现,上周新发基金也是明星基金经理云集,包括银华基金李晓星、华夏基金周克平、博时基金肖瑞瑾、融通基金邹曦、大成基金刘旭等。

即便如此,上周认购规模超过百亿的基金仅有两只,嘉实竞争力优选和朱雀恒心一年持有。华北一位公募市场人士表示,爆款基金只有明星基金经理是不够的,不仅需要渠道的加持,还需要市场的热度。近日A股市场震荡,部分核心资产的大幅回调对基金产生了较大影响,部分投资者的信心也造成了较大打击,减弱了认购新产品的热情。

4只新基金募集失败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两个月还有4只新基金募集失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2月,中金丰盈混合、中金丰盛混合、融通创业板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联接基金3只产品发布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1月则有长安泓汇多利3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募集失败。

2月20日、2月10日,中金基金先后发布公告,旗下基金中金丰盈混合和中金丰盛混合基金不能生效。公开资料显示,中金丰盛混合的募集时间为2020年11月6日-2021年2月5日,中金丰盈混合募集时间则为2020年11月18日-2021年2月17日。

根据公告,这两只产品若在基金募集期限届满时,基金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2亿份,基金募集金额不少于2亿元且基金认购人数不少于200人的条件下,达到基金备案条件。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未达到基金备案条件的,则募集失败。

华南一位公募市场人士告诉记者,未能成立的基金很少有因为人数不满足的情况,大多数情况都是募集份额不够。

除了上述两只基金,2月6日融通基金也公告表示,融通创业板ETF联接基金不能生效。该基金于2020年12月22日-2021年2月4日期间公开募集,基金备案条件与上述两只产品相同,但也由于未满足基金合同约定的基金备案条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对有上述基金首次募集的失败,资深市场人士认为,由于新基金的发行时间处于爆款产品频出的阶段,且不具备明显优势,所以导致被投资者忽略。此外,新发基金募集失败也和管理人的知名度及规模有一定的关系。

原文链接

◆2月新成立基金39只,创下40个月新低记录

资本邦 2021.3.2

3月2日,资本邦了解到,数据显示,刚刚结束的2月基金市场共成立新基金数量39只,创下自2018年2月41只近40个月的新低记录;此外单月募集资金为1499亿份也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新低,2021年1月新成立基金份额规模高达5542亿份,也就是说2月环比降幅超七成。

对于上述情形,相关基金公司人员表示,新基金成立情况与A股市场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与散户市场的情绪有关,当前一些基金净值出现比较大幅度的调整,散户情绪相对来说比较谨慎。

基民赚钱体验感的降低,显然冲击了新基金发行市场,也令一些明星基金经理挂帅的产品,未能实现一日售罄。

相关基金经理表示,A股市场的预期回报率会下降,赚钱难度正在加大,但并非没有投资机会。投资机会离散化,意味着无法躺赢,但真正的业绩高增长且可持续的个股,依然有希望穿越周期,今年投资应该更加耐心,以业绩增长消化估值,以时间换空间,在估值难以扩张的背景下,业绩增长将是驱动股价上涨的唯一因素,尽管春节后市场大跌,但是对全年依然充满信心,依然可以找到很多估值合理、成长性突出的投资标的,企业发展并不会因股价下跌而停滞,真正优质的企业在长期成长过程中依然可以为投资人创造较好的回报。

原文链接

◆募资未达上限 首批科创50ETF联接基金发行遇冷

上海证券报 2021.2.25

昨日,华夏、工银瑞信、易方达、华泰柏瑞基金旗下4只科创50ETF联接基金发行,为场外投资者增添了一条便捷、低成本布局科创板的途径。不过,相比首批科创50ETF的火热发行,科创50ETF联接基金的发行并未受到资金热捧。

2020年9月22日,首批科创50ETF产品发行,当日吸引了超过千亿元资金追捧,4只产品均一日售罄。5个月后,首批4只科创ETF联接基金正式发行。截至昨日收盘,记者从渠道处获悉,4只基金均未到达募集上限。

公开信息显示,科创50ETF联接基金主要通过投资目标ETF来紧密跟踪标的指数的表现,募集规模上限为50亿元,认购门槛较低,单笔认购金额最低只需要10元。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于科创50ETF,科创50ETF联接基金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参与方式便捷。联接基金降低了ETF的申购门槛,投资者可以在场外渠道便利地申赎交易;二是费用相对较低。联接基金对投资目标基金部分(占比不低于90%)不收取管理费和托管费。

对科创板的投资前景,业内人士依然表示乐观。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高级副总裁荣膺表示,科创板自2019年6月13日正式开板至今运行稳健,已成为科创企业最重要的股权融资市场之一,上市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

从估值看,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表示,截至2021年1月31日,科创板50指数PE和PB分别为81倍和7.1倍,PE的溢价水平总体还在合理范围之内。从成长性看,科创50未来两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达25%和30%以上,远高于创业板和A股其他板块。另一方面,参与投资科创板个股的基金已从2019年三季度的48只上升至2020四季度末的610只,持仓市值也从9.05亿元上升至553.40亿元,持续加配趋势显著。

原文链接

◆趁低吸纳 借道定增 多只次新基金快速建仓

上海证券报 2021.3.3

近期,次新基金动作频频。一方面,从基金净值来看,多只今年以来成立的次新基金净值发生了较大变化;另一方面,记者梳理基金公告发现,多只爆款基金的身影出现在上市公司的定增名单中。不少基金经理也表示,近期市场调整较为剧烈,优质公司下跌后带来了配置良机。

部分新基金快速建仓

从基金净值来看,多只成立不久的新基金净值发生了较大变化,这意味着这些基金已经快速提升仓位。

面对近期的市场震荡,多位刚募集到新资金的基金经理透露了建仓策略。

2月22日发行的嘉实竞争力优选混合同样遭到投资者抢购,认购资金近360亿元。基金经理洪流认为,在过去两年股价持续上涨和估值提升的背景下,今年赚钱难度较大,年初以来涨得好的板块是去年和前年表现非常差的资产。在市场风格分化的前提下,优质资产可能会被趋势性投资者进一步减仓,反而给增量资产带来很好的配置机会,比如大消费、化工、工程机械、银行等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3月8日,洪流将又有新基金发行。他透露,对A股全年市场仍然维持“牛市中的震荡和整固阶段”的判断,后市将更加强调配置的均衡,注重优质公司下跌后带来的配置良机。

参与定增成建仓新方式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成立的多只爆款基金参与了上市公司定增,这或成为新基金建仓的一种重要方式。

以今年1月成立的兴全合兴两年封闭运作混合为例,该基金发行时认购资金超270亿元,不到2个月的时间已参与多家上市公司的定增。

除了兴全合兴以外,今年发行时“一日售罄”的广发均衡优选混合、富国均衡优选混合均参与了多家上市公司的定增。其中,王明旭管理的广发均衡优选也参与了华友钴业的定增,获配119.05万股;同时也参与了掌阅科技的定增,获配214.29万股。杨栋管理的富国均衡优选则参与了双林生物、宝钛股份的定增,分别获配15万股、118.48万股。此外,李晓星管理的银华心佳两年持有期混合也参与了宝钛股份的定增,获配165.88万股。

业内人士表示,定增往往有一定的折价,有利于增强基金组合的安全边际,如果基金经理较为看好一个标的,通过定增参与是不错的方式。“不过,今年参与定增应该强调精选个股,需要更加注重阿尔法的贡献,毕竟参与定增是一个中长期持有的过程。从之前参与定增的经验来看,如果是好公司,持股周期相对拉长后,都会有比较好的回报。”

原文链接

◆深交所公募REITs系统正式上线 基金经理忙备考

每日经济新闻 2021.3.3

为保障审核、网下发售等业务有序运行,深交所基础设施公募REITs审核业务系统、信息公开网站和网下发售系统自3月1日起正式启用。

在这个信息平台的首页设有公告通知、信息披露、项目动态、法律规则、自律监管等栏目,目前信息量比较有限。深交所此前在公告中表示,这标志着深交所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在技术层面准备工作已顺利完成,将为国内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平稳发行上市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根据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流程的安排,相关项目由各省级发改委推荐至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再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推荐至证监会,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分别履行注册、审查程序。多位参与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项目答辩公司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都在积极备战首只产品,而REITs基金经理们则忙着准备考试和注册登记。

上交所出台三项主要规则

根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研究报告,我国基础设施存量规模超100万亿元,即使仅有1%证券化,也足以托起万亿规模的公募REITs市场。

2020年4月30日,证监会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中国基础设施REITs正式拉开序幕。在此之后,首批公募REITs的产品筹备就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尤其是在相关基金公司前往发改委进行答辩后,市场的关注度和讨论度也是居高不下。

基金经理准备注册登记

在2021年1月最后一个工作日,沪深交易所、证券业协会在完成征求意见后,正式发布了公募REITs业务的七大配套政策。2月2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关于开展公募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注册登记的通知》,明确了REITs基金经理的任职条件、注册登记管理和考试大纲调整等要求,进一步完善基金经理的自律管理。此后,交易所陆续完成发售询价系统的测试,深交所也在今天正式上线启用公募REITs系统。随着这些政策和系统的日趋完善,公募REITs产品距离落地又近一步。据悉,目前首批国家发改委过会的项目可以上报给证监会,还有一批项目由省级发改委推荐给国家发改委,当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审批中。在2月底的一场公开论坛上,深交所负责人透露目前公募REITs已进入首批试点项目正式实施阶段。还有业内人士估计,首批推荐项目有望于今年上半年发行上市。

多家接受采访的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其拟任REITs的基金经理正在积极准备考试,“因为相关大纲也进行了调整,基金经理正在备考当中”。

原文链接

◆明星基金经理要上综艺节目?多家基金拒绝邀约,称要“严谨”

澎湃新闻 2021.3.3

近日,一则关于某综艺节目节目组邀请明星基金经理录制节目的消息在网上流传,澎湃新闻记者向多家头部基金公司内部人士求证了这一消息,有多家基金公司明确表示确实收到了节目组的邀约,但已经拒绝了,相关传闻是假消息。不过,也有部分基金公司称,公司内部尚在讨论这一事项,暂时还没有定论。

另有声音称此事由中国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牵头。对此,中基协回应澎湃新闻记者称并无此事,协会并未参与该综艺节目的组织和录制事宜。

有一家华南的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大约是在上周收到了节目组的邀约,但公司觉得基金行业是一个严谨的行业,让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去参加综艺节目,即使通过节目吸引到了新的投资者,但未必对投资者是一个负责的态度。另一家华东的基金公司内部人士也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该综艺节目节目组确实有通过相关人员牵线搭桥,与公司进行了接洽,但公司没有接受邀约,不希望基金被过度娱乐化。

不过,也有部分基金公司表示,对于该综艺节目节目组的邀约,公司还在内部讨论中。

从2020年以来,基金相关的话题几乎成为微博热搜榜的常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讨论“买哪个行业好,买什么基金好,哪个基金经理收益高”。而最近火爆的话题则是基金经理们纷纷出圈,例如易方达基金的张坤。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陈歆磊认为,金融作为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领域,历来就是强监管的市场。金融产品的任何营销手段,都应该是引导投资者理性决策。那么,如果投资者都很理性,这种基金经理的明星化营销手段并不会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太大作用。但是,如果市场是非理性的,那么这种“饭圈化”基金营销策略就与跟风的散户炒股没有什么区别了。而从这点上来讲,金融“饭圈化”现象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

原文链接



02 重点基金公司跟踪

◆浦发银行携手汇添富开启银基生态合作新模式

中国基金报 2021.3.1

3月1日,浦发银行携手汇添富基金开启银行和基金公司基于生态合作的创新业务模式, 双方将围绕“专业投研、智能规划、资产检视、全景陪伴”,打造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并共同推出基金专属月活动,助力客户实现财富持续稳健成长。

浦发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银行与基金公司的合作已经走过两个阶段。1.0阶段为“优选模式”,即从基金公司的数千支产品中挑选好的基金,为客户创造稳定收益。2.0阶段为“定制模式”,即围绕客户需求和体验,定制专属策略产品。随着资本市场和财富市场的发展,客户需求更全面、投资市场更复杂,双方合作模式进入3.0阶段,即“生态模式”,由财富管理机构和资产管理机构在价值链上建立更深度的融合,利用更智能化的手段,在投研、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展更深度的合作。

基金月活动期间,双方将联袂打造特色基金服务、发布《2021年大类资产配置报告》并推出集投教于一体的系列活动。举办策略会,邀请优秀基金经理和行业专家,为广大客户投资中的问题答疑解惑;安排多场走进基金公司的活动,让客户近距离地了解基金经理的工作和投资理念;在京沪杭三地启动地铁“财富专列”,以全景沉浸的方式,普及理财知识,倡导“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性投资观念。

原文链接



03 大家之谈

暂无资讯


基金周报检索范围说明

获取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道乐科技微信公众号

道乐科技
互联网财富管理运营服务商

商务合作:周经理 188-2624-1835

0

道乐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