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行业动态

基金投顾一周年的痛点与难点

国际金融报 2020.11.02

在基金投顾业务这场“混战”中,无论是前期宣传还是后期服务的推出,可以看出公募基金和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投入的积极性最高,而券商和银行的动作相对迟缓。

18家机构进展如何

基金投顾赛道开设以来,各家获批机构进展程度不一,先后有多家机构上线基金投顾产品。

对于掌握着发行和管理基金天然优势的公募基金而言,当仁不让地成为基金投顾产品的先行者,已有多家公司上线投顾服务。紧随其后的是,拥有线上用户优势的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包括腾安基金、蚂蚁基金、盈米基金,均已上线基金投顾服务。

投顾试点获批的券商中,也有几家尝试推出投顾服务,比如,华泰证券推出的“涨乐星投”,申万宏源上线的“星基汇”,国泰君安上线的“君享投”等。银行推出的基金投顾服务相对其他平台较晚,但近期也有积极的筹备动作。

投顾“混战”一触即发

嘉实基金相关人士介绍,嘉实财富在业内率先倡导推动“买方代理”模式。投资顾问依据投资者的委托,在授权范围向投资者提供建议或以投资者名义管理其账户内的资产配置和实施投资决策等,投资顾问只向投资者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不再向产品方收取任何销售佣金。相对来说,“买方代理”模式才是符合投资者利益的最好制度安排。

盈米基金CEO肖雯表示,投顾业务应当具有多样性,因为机构的角度不同,会呈现不同的投顾服务投点。比如,基金公司可能更多从投资角度去帮助老百姓解决财富问题;销售公司、财富管理公司更多要从“顾”的角度去解决财富保值增值的问题。如果基金公司是七分投、三分顾,销售公司可能是三分投、七分顾。不同形式、不同特点的投顾更能推进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多元化更利于行业发展

基金投顾服务的推出,旨在帮助投资者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和预期收益。业界对于投顾的认识,更多是从“投”和“顾”两个角度来思考。

对比公募、券商和银行三大行业,冯霞认为,网点数量庞大、客户基础良好、理财经理众多的银行在“顾”这一端有天然优势;投研队伍强大的券商在“投”方面有相对优势;发行公募产品的基金公司则在“投”方面最具有优势。

嘉实基金相关人士表示,未来,投顾的重点是协助客户作出更好的决策,而非协助客户选择更好的产品,如果一个方案只是交付给客户,是不创造价值的,只有真正把服务做成了产品,以“顾”为主的非管理型投顾才是投顾业务核心的价值来源。

“当前基金投顾业务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建立多元化的生态。”冯霞认为,从当前试点机构来看,门槛非常高。而投顾业务本是贴近用户、接地气的业务,投顾业务如何能够降低门槛以便让多样化的中小平台能获得发展机会,如何能够保证投顾资产账户管理足够安全,让投资者的利益得到充分的保护,这是多元化投顾生态需要完善的设计。

原文链接

基金投顾试点满周岁 公募主打投研 第三方机构发力流量

证券日报 2020.11.03

截至目前,距离基金投顾业务试点推出已满周岁,公募、券商、银行和第三方机构依托自身优势,所取得成绩不尽相同。其中,公募主打投研优势,并从中寻找差异化竞争,第三方强调流量优势,并迅速扩充了规模,券商和银行则正处于厚积薄发阶段。

公募寻找差异化竞争

目前公募依托投研优势纷纷上线了投顾平台,且针对不同投资者推出了差异化产品;同时,在试点业务推出初期,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即便如此,不少公募仍然在找准定位,希望能够提升差异化竞争优势。

目前,嘉实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和南方基金,虽然在投顾业务开展的时间上有所不同,但对该项业务所取得成绩和深刻认识保持较高热情,嘉实基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嘉实投顾区别于主要以‘投’为主的管理型投顾,采用会员制投顾服务,提供以‘顾’为主的非管理型投顾服务”。

易方达副总经理陈彤表示,公司投顾业务试点的特色,除了坚持买方代理的立场,从全市场选择基金产品外,更加重视投资研究和金融科技。对于投顾业务来说,无论是投资研究上,还是在风控、运营、服务等各环节,都需要通过金融科技进行助力,提升研究效率和服务精度。

第三方机构依托流量优势

盈米基金CEO肖雯表示,基金公司本身就自带投顾属性,投资能力天然就是投顾服务的优势;券商在投顾方面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有多年试点投顾业务的经验,客户基础庞大,投顾队伍经验丰富,都十分具有优势;而第三方机构多数为互联网平台,起点就在互联网上,具有庞大的线上客户的流量优势。同时,他们对于线上客户影响力和理解力比较深刻。

对于第三方销售机构来说,主要为2C端业务,特别是互联网平台,未来一定会全力发展投顾业务。目前多数大型互联网平台对投顾业务都有比较深刻的认知,利用互联网模式如何高效地发展投顾业务,也是第三方机构需要努力的方向。

基金投顾业务正在破局

“基金投顾业务目前在国内正处‘0到1’的破局过程,其系统背后的技术体系搭建非常复杂,需要时间不断去完善。”肖雯介绍说,目前各个投顾机构在不断完善自身的系统和服务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所有机构的服务会越来越完善。

在多类别机构的市场格局下竞争,未来的投顾市场一定是混战市场,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客户参与进来,因为投顾业务是真正能够解决财富增值保值的问题。

原文链接

蚂蚁战配基金祭出LOF模式遭疑:给退出需求带来复杂性

经济观察报 2020.11.07

11月3日晚间,上海交易所发布消息,决定蚂蚁集团公司暂缓上市。蚂蚁集团IPO的戛然而止,正在波及到此前完成募资额合计600亿的5只战略配售基金。

由于易方达、汇添富、华夏、鹏华、中欧旗下5只战略配售基金此前一度以参与蚂蚁战略配售为卖点,并且由蚂蚁旗下基金销售平台进行独家代销,此番蚂蚁集团遭遇上市暂缓后,上述5只基金的命运也得到了证监会的关注。

证监会11月5日晚表示,已经要求相关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充分考虑投资者合理诉求,坚持持有人利益优先原则,依法合规提出可行措施,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当晚,5只基金的管理人同步发公告称,将通过申请基金份额上市(LOF)的方式满足基金持有人的流动性需求。

转LOF再遭质疑

然而这一做法再度引起市场争议,因为转换LOF基金需要投资者执行转托管、开户等一系列复杂操作。“这实际上加大了投资者的操作难度,给投资者带来了麻烦,比如有的投资者没有开户的,反而需要去开户。”上海一名公募运营人士称,“而且转LOF往往需要一定的运行时间等条件,并不是立刻就能转换的。”

资深基金研究专家王群航也指出,转换LOF可能带来折价、手续繁琐等多种问题。他认为,对5只基金直接进行清盘,反而是最干净利落的选择。

而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之所以选择转LOF模式来为投资者提供流动性,主要原因仍然在于基金管理人不愿放弃600亿规模的管理费及尾随佣金。“这么大规模的产品,如果清盘反而有一大堆成本摆在面前,蚂蚁和这些公募肯定不愿意让到手的鸭子飞了。”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

原文链接

02 重点基金公司跟踪

平安基金:做“资产配置”竞赛的领跑者

国际金融报 2020.11.09

一场以FOF主导的“资产配置”竞赛即将开跑,公募基金则将在这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平安基金在资产配置团队的组建上走在行业前列,具备丰富的大类资产配置经验和基金研究经验。在这场竞赛中,平安基金有望成为第一梯队的领跑者。

建立四大壁垒 做科技型的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业务的壁垒并不低。资金量、时间、业绩和科技支持,构成了资产配置业务的四大壁垒。而在这四个方面,平安基金的这支“梦之队”在这四方面均遥遥领先于市场。

第一是大资金投入。过去近十年以来,借助平安集团超过600亿的险资委外投资,平安基金资产配置团队已与市场上优秀的投资经理建立起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储备和验证了众多优秀的投资经理。

第二是时间积淀。平安基金目前形成的广而深的优秀投资经理储备,是得益于团队过去近十年的逐步积累。

第三是业绩。经验的积累,最终还是要凭借业绩来证明实力。平安养老2035FOF成立于2019年6月19日,截至三季末,产品过去一年净值增长27.3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1.16%。

第四则是科技。平安基金参与研发并已落地了一套“一站式”智能化FOF管理系统。借助科技系统,一方面,可构建“路 车 人”画像;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投资、风控、交易、业绩归因等项目的全流程管理,大大提升投资效率。如果说,当前大多数同业的资产配置业务都还处于1.0时代,有了科技助力的平安基金,则已经率先进入了2.0时代。

在大类资产配置时代,期待平安基金将开启国内基金行业资产配置领域的新篇章。

原文链接

权益大年业绩出色 工银瑞信权益军团行稳致远再出发

上海证券报 2020.11.05

2020年无疑是权益基金的大年,前10个月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获得了32.31%的收益。与此同时,权益类新基金发行也如火如荼,今年前10个月已成立了195只股票型基金和536只混合型基金,募集规模分别为3099.65亿元和13464.74亿元。

今年是首家银行系公募——工银瑞信基金成立15周年。15年来,工银瑞信基金已发展成为一家公司治理科学、业务资质全面、产品体系丰富、投资业绩良好、风险控制严格的资管总规模近1.3万亿元的全能型资产管理公司,特别是在权益产品方面表现出色。

据海通证券的业绩排行榜,今年前三季度工银瑞信旗下主动权益类基金以47.06%的平均回报居行业前十,在权益类规模前十五的大型基金公司中居首位。同时,在全市场主动管理型基金业绩前20强中,工银瑞信占据4席,旗下多达25只主动权益基金收益超50%,数量为全行业第二。

据了解,近年来,工银瑞信在权益投资领域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在监管层要求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的大背景下,工银瑞信基金固守本源,在银行系公募基金中优势显著。

原文链接

国内经济复苏势头良好 兴业基金乘势布局价值龙头

中国证券网 2020.11.04

乘势经济复苏和转型升级的良好契机,兴业基金正在发售兴业上证50ETF,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布局价值龙头的工具型产品,11月4日至11月6日为办理网上现金认购的日期。据了解,兴业上证50ETF是兴业基金旗下第六只股票ETF,也是继兴业中证500ETF、兴业沪深300ETF后又一只主流宽基系列产品。目前兴业基金ETF产品线已日臻完善,除宽基产品外,还涵盖了策略、行业、地区等多类主题以及债券ETF。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经济的韧劲和优势进一步显现,整体修复进程既在总量上稳中有进,也在结构上逐步改善。欧美疫情相继二次暴发,尽管疫情的持续不会逆转全球复工进程,但在经济修复的步伐上已开始趋缓。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中国将成为今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呈现一枝独秀的局面。

原文链接

03 大家之谈

以客户为中心深化高质量发展 打造全能型资产管理公司——专访工银瑞信党委书记、总经理王海璐

中国证券网 2020.11.09

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双轮驱动主动应变

王海璐表示,当前基金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既迎来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也在经历提质增效的转型期,整体上呈现从规模扩张向深耕细作、从粗放发展向规范经营、从高速增长向质量提升的巨变。

“从基金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前几年银行系基金公司在母行的协同支持下,市场份额、同业排名等方面实现迅速提升,但新规推出后受到的冲击和挑战也最大。资管新规出台后,工银瑞信的转型发展压力大、任务重、时间紧。” 王海璐补充道。

“如何主动适应资管新规,继续发挥好银行系基金公司的优势和禀赋,加快推动经营转型,核心是在‘转’字上下功夫”。王海璐表示,资管新规后,工银瑞信紧跟监管政策要求和导向,在经营理念、经营思路、经营策略方面实现了全方位的转变。

坚持客户利益至上 匠心打造硬核实力

王海璐认为,投资者信任是基金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围绕“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提升客户获得感”的核心,坚守信义义务,始终践行“价值投资、稳健投资、长期投资”的投资观,处理好发展观、业绩观和风险观三者的关系。

工银瑞信全力提升投研“软硬”实力。“软”实力方面,把投资者利益至上的发展观传导到每位投研人员,引导形成重合规、重稳健、重长期的投资观;“硬”实力方面,不断拓展研究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完善投研决策机制,加强组合精细管理,丰富投资策略,着力提升主动管理能力、长期价值投资能力、资产定价专业能力,形成了全周期的稳健投资能力。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经营质效快速提升

王海璐表示,在打造投研硬核实力的基础上,工银瑞信在业务发展策略上也进行了全面调整,主要是在养老金投资管理、非货币基金业务发展方面加大力度,实现了在管理资产总规模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的目标,保持了相对的市场竞争地位。

王海璐表示,通过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工银瑞信的盈利能力也在持续提升。公开披露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工银瑞信实现净利润9.38亿元,同比增长近19%,继续保持全行业前三甲,位居银行系第一并持续扩大对第二名的领先优势。

原文链接

华安基金总经理张霄岭:国内黄金ETF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新浪财经 2020.11.03

11月3日,华安基金论道黄金2020资产配置高端峰会在上海举行,多位大咖展望宏观经济走向,深入分析黄金价格影响因素和走势,为投资者提供包括黄金在内的资产配置计划建议。

华安基金总经理张霄岭在会上发表了致辞,他表示,今年新成立的公募基金总规模超过2.3万亿,创历史新高。整个的公募基金所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18万亿,也是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引发全球经济下滑,在全球非常低的利率环境下,黄金价格表现非常强劲。张霄岭表示,到9月底,黄金ETF已经创纪录地连续十个月净流入,今年以来黄金净流入超过一千吨。华安的黄金ETF在亚洲各国上市的ETF中排名第一,最新持仓量大概是30吨,规模12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黄金ETF份额的50%。

他还表示,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国央行在未来两三年还会采取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欧美发达国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地缘政治风险也显著升高。长期来看,逆全球化,还有供应链的重构会推升全球通货膨胀预期。在这样的背景下,黄金价格还有很好的上升空间,可以比较好的对冲风险,降低投资波动。

原文链接

基金周报检索范围说明

获取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道乐科技微信公众号

道乐科技
财富管理互联网运营服务商

商务合作:周经理 188-2624-1835

0

道乐研究院